[转载]诗参考举办二十年诗歌朗诵会暨诗参考第二届十年

标签:
转载 |
分类: 新闻 |
诗参考举办二十年诗歌朗诵会
暨诗参考第二届十年成就奖系列奖颁奖活动
“诗参考二十年诗歌朗诵会”暨“诗参考第二届十年诗歌成就奖颁奖,于2011年5月15日下午14点在北京798一棹空间成功举行。来自天津、江苏及北京等地的诗人芒克、树才、杨黎、沈浩波、徐江、邱华栋、俞心樵、老巢、叶匡政、潇潇、君儿、周瑟瑟、南人、李伟、安琪、宋狄、欧亚、旋覆 、图雅、孙家勋、张后、刘不伟、蒋一谈、蒋涛、田金双、刘禹、杨勇、李飞骏、卧夫、沈乔、杨树、徐鼎泰、中岛等近70位新老诗人聚集在798一棹空间的露天小广场上,参加了”诗参考二十年诗歌朗诵会“暨”诗参考第二届十年诗歌成就奖颁奖“活动。在烈日的骄阳下,所有在场的嘉宾与诗人和诗歌爱好者认真倾听每一位诗人的上场朗诵。本次活动是《诗参考》21年来,第一次举办这样大型的诗歌朗诵与颁奖活动。本届共评选出了“诗参考第二届十年诗歌成就奖”和“诗参考第二届十年经典诗歌奖“以及诗参考”第二届十年诗歌文献奖“。同时还评选出了,诗参考首届“中国民间诗歌最高价值奖”和“诗参考归来诗人奖”。
诗参考第二届十年诗歌成就奖颁发给了著名诗人侯马先生。新世纪十年以来,以《诗参考》为展示平台,诗人侯马不但写出了《李红的吻》《种猪走在乡间路上》《卖塑料花的农夫》这样的经典名篇,更为当代诗坛奉献出了《他手记》、《进藏手记》、《梦手记》等长诗杰作。
侯马用与生俱来的悲悯情怀关照现实和人性,不断发现并还原我们所存身的世界的真相,他的诗歌写作一直不留丝毫余地的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却在童年经历和当下生活的交叉点上峰回路转,让童年、自我和世界的紧张关系得以缓解和舒张,让青春残酷物语成为闪耀着熠熠人性光辉的生命诗章。侯马不留余地的内省和坚持也让其诗歌写作在卓尔不群之外更有了普遍的典型意义。这是《诗参考》把第“诗参考第二届十年诗歌成就奖”授予给著名诗人侯马的主要理由。
诗参考首届“中国民间诗歌最高价值奖”获得者为:严力、徐江、沈浩波。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们一直在为中国诗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才华,为发展和提高中国诗歌的水准而呕心沥血,创办出具有非凡影响力的诗歌刊物。《一行》《葵》《下半身》,这些想当当的名字,也许对我们并不陌生,这些民间诗歌刊物,承载着跨世纪的诗歌怒吼,培养和挖掘出了众多的独特的优秀诗人,正因为这些具有独立诗歌立场的诗人,才能有我们当代诗歌的今天。沈浩波的优秀长诗《蝴蝶》,徐江的琐碎诗歌《杂事诗》,这些当代主要诗歌更具有现实主义的批评色彩,表达了人间的悲喜,使中国诗歌真正具有了人性的、生命的意义。他们不仅是中国诗歌界最具慧眼的诗歌编辑,也是中国最优秀的诗人。
“诗参考归来诗人奖”获奖者为:周瑟瑟。周瑟瑟的诗歌代表了当下中国诗歌最有创造力和最有爆破性的一面。在周瑟瑟的诗歌中,肉身之感与玄妙之思以奇怪的形式扭结在一起,这一形式源于周瑟瑟对于日常生活无与伦比的爱与恨,他以诗歌的形式――同时也是“爱”的形式将它固定下来。周瑟瑟超越了他的年龄――他不仅仅是一个归来者――而是以诗歌的情思把当下呈现为一种普遍性和永恒性,而这正是诗歌得以永生的缘由。
经过多年长篇小说与影视的创作之后,周瑟瑟又义无返顾地回到了诗歌现场,并以不同凡响的写作手法,出版了新诗集《私有制》,其中《我喜欢粗暴的生活》、《我请你杀狗》、《混蛋》等系列作品,直接剥开了当下虚假的现实,以一种“粗暴的美学”风格无情地揭露了时代的真相。
“诗参考第二届十年经典诗歌奖”分别是:诗人伊沙《唐》,伊沙《灵魂出窍》,侯马《他手记》,徐江《杂事诗》,沈浩波的《蝴蝶》,何拜伦《世界电影史》,唐欣《北京组诗》,杨黎《打炮》,安琪《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南人《致L》,李伟《章子怡漂不漂亮》,臧棣 《丛书》,巫昂《在美国》。
在“诗参考第二届十年经典诗歌奖”中,诗人伊沙的《唐》,《灵魂出窍》,侯马的《他手记》,徐江的《杂事诗》,沈浩波的《蝴蝶》,何拜伦的《世界电影史》以及南人的《致L》都是中国当代极有分量的诗歌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诗人何拜伦,他不仅用一种特殊的诗歌方式进入了诗歌表达与诗歌新行为的诗歌创造,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把中国诗歌拉入了某种“颠簸”的状态中。他的《世界电影史》是这样,而他即将出版的《学宪法》更是以这样的一种诗歌状态出现。他的长诗《学宪法》,将成为中国诗歌历史不可逾越的诗歌事件。
李伟诗歌《章子怡漂不漂亮》曾经在2007年初引起过强烈的社会反响。曾有诗歌所谓的研究团体把他的诗歌《章子怡漂不漂亮》评为诗歌中的庸诗。诗人在诗歌中,把他办公室的女同事与当红影星在漂亮问题上做了巧妙的对比,体现出诗人生活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巨大反差和疑问。《诗参考》认为,《章子怡漂不漂亮》是近几年诗歌创作中少有的佳篇力作,被评为“诗参考第二届十年经典诗歌奖”当之无愧。
诗参考十年诗歌文献奖获得者:沈奇,沈浩波。一直以来,中国的诗歌理论很难跟上诗歌发展的步伐,甚至有些所谓的诗歌理论家,为价钱服务,缺乏时代诗歌的认知度,使中国的诗歌理论更新的不及时,因此,造成了诗歌理论与时代诗歌严重的脱节的问题。沈奇的《中国诗歌:世纪末的论争与新世纪反思》,沈浩波的《中国诗歌的残忍与光荣》是这个时候出现的诗歌理论的及时雨,在引导与发展中国的诗歌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
颁奖嘉宾:芒克、树才、杨黎、邱华栋、俞心樵、老巢、叶匡政、潇潇、君儿、蒋一谈、蒋涛、田金双、徐鼎泰。
诗参考是由著名诗人中岛1990年创刊的民间诗歌刊物,已经出刊27期,其中,以报纸的形式出了十一期,1996年诗参考进行改报纸为诗刊,真正承载了对诗歌的使命。二十年来,有千余位诗人,上万首诗歌作品在诗参考中亮相,从而在诗人的推陈出新上、诗歌作品的呈现上做了非常有益的工作。出版诗参考15年金库。
2000年曾评选出“诗参考首届十年成就奖”和“诗参考十年经典诗歌奖”以及“诗参考十年诗歌文献奖”。“首届十年成就奖”颁给著名诗人伊沙,“十年经典诗歌奖”分别是:诗人严力《酒和鬼相遇之后》,于坚《下午,一位在阴影中走过的同事》,孟浪《这一阵乌鸦刮过来》,韩东《黑人与老虎》,伊沙《结结巴巴》,徐江《雁雀》,侯马《种猪走在乡间路上》,余怒《守夜人》,默默《整容者》,秦巴子《在鞋城》,诗参考十年诗歌文献奖获得者:徐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