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传奇:作家张炜的故事

标签:
平凡传奇作家张炜文化 |
分类: 评论 |
平凡的传奇:作家张炜的故事
这里说一下张炜的人和文吧,都是最平凡不过的事,堆到一起看又挺像一个传奇。大概是我们的年头太缺少这一类人和事了,而张炜的故事就显得很有个性了吧。
读和写的疯子
二十多年前翻译作品还不够多的时候,张炜到处找书看,朋友见他一面墙上有那么大的书架,就问你怎么还找书?他说这些都读了。然后就闷头读中国古典。这是个一天到晚阅读的人,真正手不释卷人。他是文字的巨大吞吐机器,读书就像吃书一样。比他更嗜读的人,阅读成癖的人,现在世间大概真的不多见了。有些书他已经读了十几遍,还在读着。他说最痛苦的事,就是只能以母语阅读啊。
写作起来不要命。他为了安静写作,有时要藏到没人的山里或一些小村。《古船》的后半部分就是藏到济南南郊一个废弃的变电小屋里写的。有一年他藏到另一处多年没人住的山里三线时期的老屋里读写,没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大雪封山的深冬里差一点冻死,朋友发现时已经高烧卧床三天了,不得不出山紧急送医院。还有一次独自一个写作因病大出血被朋友急救起来。
有一次在八一立交桥上让车撞成胸部重伤,后又造成胸膜撕裂五次住院、两次病危,身上管子纵横,一缓醒过来还要书读。那次留下了可怕的后遗症,至今每到坏天气压变化就得靠吸氧维持。但是这一切情况都没能阻止他疯狂的读和写。
直到九五年,好像名声和地位都已经不算小的他,竟然在龙口市一间简陋到难以想象的没有暖气的小屋里住了十年,吃饭就是将一个星期的熟食分份冷藏。由于生活过于简单和过度劳累,几年来他前后多次晕厥失去知觉。有一次晕厥头部右侧撞伤倒地,失去知觉长达十几分钟,幸好被前去的朋友救起。可他总是以活泼健康的模样与朋友接触,从不叫苦连天,送给别人以幽默和欢乐,每每让人回想起来感动。
为了搜集写作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他竟然制定了庞大到可怕的勘察计划: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要不遗一村一镇地走,并记下社会生活情况和搜集民间传说。这个计划让他花了许多年时间,最后因事故停止,只差一点就全部完成了。他收集的笔记和录音资料十几大箱。这个过程大多是他一个人,宿在最艰苦的地方,连最穷最偏的地方都去了。他曾两次徒步冒雪翻越半岛地区南从蚕山北到渤海湾畔这样漫长的旅途,谁能做到呢?有人见过这时候的张炜,最狼狈时衣裳破旧沾土,头发长达一尺,扎起来赶路。作家中有谁敢说比他更知道底层生活、比他更知道那些城市的内部?
他对作品苛刻到了惊人的地步,如《外省书》的开头,他竟然改写了三十多遍!《刺猬歌》的结尾,竟然改写了四十多遍!就连一篇三四千字的小散文《酒窝》,他也要在十年内反复拿出来改写,已经改了六遍!
他写了多少
他从75年开始发表诗,当时才十几岁。收在集子中的小说《木头车》是73年的。按这个计算他已经写了三十六七年。字数大概远超了千万字,品类有散文小说诗歌。有人说还有报告文学和戏剧,但目前暂未收集到。他最主要的是长篇,因为影响很大,就掩盖了其他成就。其实他光是散文就有三百多万字,短篇一百三十多篇,是写短篇最多最用心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笔者见过的诗集有两本,其中的长诗《松林》激动人心!还有中篇十八部。
作者估算了一下,他出版的各种版本大概在二百至三百本之间。被选载转载无计其数。三次入选全国高考试卷。
已经看到的文集有:上海文艺出版社十多年前出版的六卷本《张炜文集》、作家出版社的六卷本《张炜自选集》、山东友谊书社的五卷本《张炜作品精选》、山东文艺出版社的十卷本《张炜文库》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十卷本《张炜作品系列》。
文学影响力
张炜是一个极少触及影视的作家,也不上网。所以他的影响力可以说纯粹是文学影响力。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谈到现代文学影响力时有句名言:“文学拥有飞机和VI、VII飞弹,这类武器抵达远方,引起对方的不安,骚扰对方,但不奠定成败。”“书籍仍是横扫和占领战场的重装备步兵。”从这个意义上看,特别是今天这个网络时代,张炜的确是能够横扫战场的、使用书籍这个重装备步兵的,因此也更可靠和更持久。
张炜二十多岁即获得多次全国重要文学奖,三十左右之前几乎获得了当时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像海外的“金石堂选票最具影响力图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百年小说百强”、“好书奖”;国内的“全国畅销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全国优秀小说奖(短篇长篇)”等等。世纪末重要的百年文学评选中,张炜即被评为“华文百年百部”、“最具影响力十家十作品”。北京大学的《百年文学经典》中,当代长篇小说仅收入五部,张炜即独自入选两部:《红旗谱》《正红旗下》《古船》《心灵史》《九月寓言》。
《古船》和《九月寓言》已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是当代文学中极少数能够长达二十多年常销不衰的作品。世界最大的出版机构哈泼柯林公司向全世界推出现当代中国文学,《古船》是惟一入选的中国当代作品,仅英文版就分为美洲和欧洲两个版本同时推出,是目前在国外印量最大的一本大陆纯文学长篇小说。早在八十和九十年代初,《古船》就在港台和韩国等地一版再版,被誉为“五四以来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这在当时是海外影响最大的当代长篇小说。《古船》还在十年前就被法国教育部和科学中心确定为高等考试必考教材。
《九月寓言》是在港台和美国日本等地出版并获得极高评价的作品。美国中国文学首席学者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撰文说:“张炜是中国当代创作最丰、最受推崇的作家之一。”“《古船》开始创作时年仅28岁,无论在内容、风格还是历史视角方面,都称得上突破之作。”“而在西方,张炜一直是个谜一样的人物”(introduction\Septembers Fable)。加拿大文学教授TetenceRussell(罗素)、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坂井洋史认为:《九月寓言》是中国最重要的作品,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高峰(Seven Kinds of Mushrooms\日本流彩社)。而美国出版索引学会创会主席罗伯特·鲍曼自九十年代初一直关注张炜的创作,高度评价《古船》《九月寓言》和《蘑菇七种》等作品,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他强烈的诗性、语言的魅力,以及描写历史和现实的令人惊愕的真实,都深刻地打动了我。”韩国收编世界经典的《世界文库》,在选入极少量的当代作品中,全文收入了《古船》。
据悉,张炜已在海外出版了三十多部作品,其最重要的作品,如《古船》《九月寓言》《蘑菇七种》《丑行或浪漫》《张炜短篇选》《远河远山》《刺猬歌》《外省书》《能不忆蜀葵》等,已经或即将全部由东西方重要的出版机构推出。
在几百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几乎所有的版本都收有张炜的专章或专节。在五四至今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全文收入的海内外华人当代长篇仅七部,《古船》即是其中之一。张炜并且是长中短篇散文都有入选的极少数中国作家之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新作长篇文化散文《芳心似火》,这是一部打动了无数读书人的精品,其思想与文彩都称得上多年罕见的文坛力作,也是作家最成熟的作品。
大音声希、巨流不哗,山不言高自高。当代中国文学界,“大师”“旗手”“最”等头衔现在已经泛滥了,因此我们只说张炜是一个谦逊低调、勤奋扎实、用生命写作的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奇异的天真
只要与张炜接触的人,都会对他的热情天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他作品中的深刻复杂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像个孩子一样好奇和简单,最容易“被骗”和听信。这使那些心怀计谋者将他当成了最好伤害的人、最好骗的人。其实“天真无为”的人最难伤害,因为他只做自己的事,不与人争也不与人过招,这反而更加无可奈何。
看了一些他在大学的文学讲演,会觉得他天真地强调文学的重要作用,还有他对社会恶劣现象的痛心疾首,他关于正义和公平的强调,其直率和真挚,常常显出一种迂腐和有趣,也显出了顽强如一的坚持韧性。他长期资助失学的孩子和伤残艺术家,但极少有人知道。
有两个较近的例子:有文化界朋友劝说他建立一座现代书院,以补充和校正大学批量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弊端,他竟然真的奔走起来,付出了巨大的辛苦,不顾虚弱的身体和写作的繁巨,费了自己不知多少精力。另有诗界朋友对他指出和劝说诗歌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中的诗歌是最无功利最纯洁,而中国没有一座诗歌博物馆,让他建一座“诗歌博物馆”,他认为有理,真的四处奔走起来,却不知道从建筑到搜集资料,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这个馆至今还在建,因为张炜做事从不半途而费,是个有诺必践的人。
他的天真热情,他的文学成就,使他成为最易受伤的人。但看过他的《精神的背景》和其他一些文论,更有一些作品之后,觉得他的文笔和思维力量是最具反击犀利性质的。可是他竟能在令人惊愕的污篾和毁谤中从来不置一词,自九十年代人文精神讨论他成为争论的中心之一到现在,他没有一篇具体反击别人的文章。这让许多人叹为惊异。可能他相信“清者自清”或“谣言止于智者”的老话吧,也可能觉得有最重要的事急着要做吧,只是仍旧埋头在自己的文学当中。
熟悉国情者都知道,一个人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做事业多不容易。构陷、拉帮结伙,嫉恨,置人于死地的窝里斗哪里都有。可是张炜像一个目不旁视的人一样只顾往前,只顾日复一日地劳动。刚届中年即写了一千几百万的人,以语言精雕细刻见长的人,怎么有时间去注意那些恶劣的纠缠?他当然知道这是人性的痼疾,是自然现象的一种罢了,从来不值得大惊小怪吧。
原来他不仅是天真和简单,而更多的是因为人的纯粹和敬业,因为无暇旁顾、并有更远大的目标要实现才会这样吧。
几十年观察下来,张炜是极少数在文学上不耍小心眼、不投机,只靠艰苦劳作立身,把文学当成了生命的作家。在此祝他健康并取得更新更大的成果。
何建明社长在张炜《你在高原》新书发布会上讲话
今天这个日子,我认为无论是文学界还是出版界,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因为中国有一个优秀的作家将以其20年心血凝集的一部长达39卷、10部本的文学巨著问世并与广大读者见面!我感到高兴、激动和自豪。我这高兴是为我的文友,我们的优秀文学作家张炜的这部大作的正式出版。我感到激动的是这部《你在高原》将创下中国几个第一:第一部十卷本文学大作、第一部以450万字的鸿篇巨著一次性推出,第一个中国作家用20年如此漫长的时间打磨出了一部如此精彩而伟大的作品。我感到自豪的是这样一部文学巨著是由中国作家创作的。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是我在社长的岗位上经过我们多位编辑日以继夜完成的一个出版大工程!在此,我要特别地向张炜致敬,以一个作家的名义、以一个出版者的名义,同时也以第一批读者的名义向他致敬!
不敢说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空前的一部巨著,但我敢说是当代中外文学史上的一个史无前例!我没有听说和见过一个作家能够用20年的时间、以差点将自己的眼睛写瞎的这样一种精神来完成一部巨著!张炜做到了。张炜是中外文学史上这样的第一人。张炜和他的《你在高原》因此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会让所有同行仰视的、独傲在世界东方的泰山!
我要说的另外一句话是:今天所有到场的新闻记者朋友们,你们也应该为记录张炜的这部大作而抒写一则难得的新闻而兴奋!
季羡林先生在世的时曾不无遗憾地对一位领导同志说:今天的中国文学事业很繁荣,但可惜没有大作品问世。现在我是否可以告慰一下季老先生:您期待的这一愿望终于到来了!
张炜文学成就简介
张炜,男,汉族,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张炜在三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发表了一千二百余万字的作品,在海内外出版了几百部单行本,获奖五十余次,作品被译成英、德、日、法、韩等多种文字,成为新时期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实力派作家之一。
1982年以来,张炜的创作进入了旺盛期,成为国内最活跃的青年作家之一,并接连两次获得全国文学奖。198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古船》,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199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九月寓言》再次获得巨大荣誉。这两部长篇一直被视为张炜在上个世纪的代表作。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张炜的创作迎来了新的高潮期,先后在境内出版了《张炜文库》(10卷),《张炜系列》(10卷),长篇小说《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文论散文集《世界与你的角落》、《芳心似火》等作品单行本三十余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版单行本三十余部。特别是《芳心似火》,引起读书界热烈反响。
进入世纪末的百年中国文学大检阅时期,张炜在海内外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评选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如1999年《古船》分别被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亚洲周刊)和“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图书大厦),并被法国教育部和法国科学中心确定为法国高等考试教材;《九月寓言》与作者分别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古船》与《九月寓言》双双入选北京大学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建国后长篇小说入选总数为五部);2000年被《中国文化报》评为“中国最受读者欢迎作家”;被新浪网评为“中国十大最受欢迎作家”。《九月寓言》修订版及新作《外省书》和《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等作品分别获“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齐鲁文学奖”、“当代奖”、“中国环境文学奖”、“好书奖”等。
近作长篇小说《外省书》和《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特别是《刺猬歌》和《芳心似火》,在文坛反响强烈,被视为作家最成功的作品。
张炜二十多岁即获得多次全国重要文学奖,三十左右之前几乎获得了当时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像海外的“金石堂选票最具影响力图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百年小说百强”、“好书奖”;国内的“全国畅销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全国优秀小说奖(短篇长篇)”等等。世纪末重要的百年文学评选中,张炜即被评为“华文百年百部”、“最具影响力十家十作品”。北京大学的《百年文学经典》中,当代长篇小说仅收入五部,张炜即独自入选两部:《红旗谱》《正红旗下》《古船》《心灵史》《九月寓言》。
《古船》和《九月寓言》已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是当代文学中极少数能够长达二十多年常销不衰的作品。世界最大的出版机构哈泼柯林公司向全世界推出现当代中国文学,《古船》是惟一入选的中国当代作品,仅英文版就分为美洲和欧洲两个版本同时推出,是目前在国外印量最大的一本大陆纯文学长篇小说。早在八十和九十年代初,《古船》就在港台和韩国等地一版再版,被誉为“五四以来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这在当时是海外影响最大的当代长篇小说。《古船》还在十年前就被法国教育部和科学中心确定为高等考试必考教材。
《九月寓言》是在港台和美国日本等地出版并获得极高评价的作品。美国中国文学首席学者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撰文说:“张炜是中国当代创作最丰、最受推崇的作家之一。”“《古船》开始创作时年仅28岁,无论在内容、风格还是历史视角方面,都称得上突破之作。张炜创造了中国小说的一座里程碑、一部对一切人类进行言说的作品。”“而在西方,张炜一直是个谜一样的人物”(introduction\Septembers Fable)。加拿大文学教授TetenceRussell(罗素)、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坂井洋史认为:《九月寓言》是中国最重要的作品,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高峰(Seven Kinds of Mushrooms\日本流彩社)。而美国出版索引学会创会主席罗伯特·鲍曼自九十年代初一直关注张炜的创作,高度评价《古船》《九月寓言》和《蘑菇七种》等作品,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他强烈的诗性、语言的魅力,以及描写历史和现实的令人惊愕的真实,都深刻地打动了我。”韩国收编世界经典的《世界文库》,在选入极少量的当代作品中,全文收入了《古船》。
据悉,张炜最重要的作品,如《古船》《九月寓言》《蘑菇七种》《丑行或浪漫》《张炜短篇选》《远河远山》《刺猬歌》《外省书》《能不忆蜀葵》等,已经或即将全部由东西方重要的出版机构推出。
在几百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几乎所有的版本都收有张炜的专章或专节。在五四至今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全文收入的海内外华人当代长篇仅七部,《古船》即是其中之一。张炜并且是长中短篇散文都有入选的极少数中国作家之一。
张炜是一个极少触及影视的作家,也不上网。所以他的影响力可以说纯粹是文学影响力。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谈到现代文学影响力时有句名言:“文学拥有飞机和VI、VII飞弹,这类武器抵达远方,引起对方的不安,骚扰对方,但不奠定成败。”“书籍仍是横扫和占领战场的重装备步兵。”从这个意义上看,特别是今天这个网络时代,张炜的确是能够横扫战场的、使用书籍这个重装备步兵的,因此也更可靠和更持久。
张大师作品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