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玉伟:亦声亦色说“瑟瑟”

(2010-01-13 05:48:27)
标签:

沙玉伟

亦声亦色

说“瑟瑟”

中学语文园地

(高中)

文化

分类: 评论

  汉字是表意文字,本身具有很强的意蕴美。尤其是中国的诗歌,简练的语言能够表达无尽的意味,靠的就是汉字这种美。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音美”、“行美”是我们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意美”却要我们用心去细细品味。
  “瑟瑟”一词一直以来受到诗家的青睐,历代的诗歌中都频繁出现。细品这些诗句中“瑟瑟”的含义,发现既有表声的也有绘色的。“瑟瑟”一词的丰富内涵给诗歌增加了无尽的意境美。
  表绘声的诗句有刘桢的《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卢照邻的《早度分水岭》:“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团。”、《明月引》:“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秋霖赋》:“风横天而瑟瑟,云覆海而沉沉”等均取此义。此义用例还有《宋书·乐志三》:“风瑟瑟,木搜搜,思念公子徒以忧。”杨炯的《风菊赋》:“风萧萧兮瑟瑟”、白居易的《题遗爱寺前溪松》:“暑天风槭槭(一作瑟瑟),晴夜露凄凄。”、《题清头陀》:“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从以上诗句可以看出“瑟瑟”之解作风声,古已有之,至唐时仍然多有应用。这里的“瑟瑟”是个拟声词,模拟风吹拂树木所发出的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