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笠获首届“时钟王国奖”

(2009-02-11 09:14:22)
标签:

李笠

时钟王国奖

文化

分类: 新闻
李笠获首届“时钟王国奖” (阅5次)


  诗生活通讯社2009年2月11日综合报道 诗人、翻译家李笠近日荣获瑞典首届“时钟王国奖”。该奖今年,即2009年,由哈里·马丁松学社创设。每年一度颁发给一位体现马丁松精神风貌的作家,或翻译家,记者。评委的授奖词写道:“为表彰充满精神的诗歌创作和敏感出色的翻译作品,它们在同象征,精准的词语,意象和表达的拼搏中,建立了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

  哈里·马丁松(Harry Martinsson,1904-1978)瑞典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生于瑞典南部的卜洛金,5岁丧父,6岁时母亲离家移居美国,他成为各教区轮流收养的孤儿。15岁当海员,随船跑遍南美及印度。此后他漂泊无定,浪迹天涯。马丁松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他的文学天才是在流浪生涯中生发的,因此被称为“文学界的流浪儿”。 
  1926年,马丁松以海员生涯为题材,发表处女诗集《鬼船》,获得成功。1929年,他和另外四个青年作家合写了一部瑞典文学编年史《五个年轻人》,赢得声誉。此后,他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和相当数量的游记、随笔、小说等。他的主要诗作有《游牧民族》(1931)、《自然》(1934)《蝉》(1958)以及被公认为代表作的发表于年的科幻大空长诗《阿尼亚拉》(1956)等诗集。它的小说主要有《通往时钟王国的路》。
  马丁松诗作想象丰富,联想奇特,语言流畅,感情细腻。他善于采用新视角观察人生,寻求独到的发现和体悟。因此,他的诗往往具有浓厚的哲理和巨大的艺术涵盖力。 

  1949年,马丁松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74年,“由于他的作品能透过一滴露水反映整个世界”,与瑞典小说家埃文·雍松一起分享诺贝尔文学奖。

  下面是获奖者李笠翻译的马丁松的5首短诗:

风景

苍翠的野地一座石桥。
一个孩子站着。他看着流水。
远处:一匹马,背拖夕阳。
它静静饮水,
鬃毛散落河中,
好像印第安人的头发。



俯身看吧!井里有星星。
璀璨的金星
在倒映的羊齿叶中间闪烁。
这是个发绿的大地之夜。
星星纷纷露脸,多么清晰!
仿佛从地球的一扇窗口闪现。

在边界

沙和海,
朝下看的眼睛。
目光追随蚂蚁,
思想同它在沙滩上游戏。
海边的黑麦磨着自己的小刀。
蚂蚁爬行着,悄悄远离大海。
袒露的日子,涛声也重了。

尺蠖

鲜花开满的树上
荡漾着蜜蜂悠扬的合唱。
瓢虫,一颗装点叶子的活珠宝,
分开绯红的背飞起,
把命运
交让给含着花香的空气。

尺蠖爬到树叶的边沿,像一个问号
支起两只嫩黄的短足:荡出叶子,
向沉沉宇宙寻找栖处。
风听见了,让树接近,
伸出枝杈的手,把它接住。

影子

树脂数完奶汁似的年轮
用自己弓弦奏出世界的悲哀
树下的阴影
拒绝发白
它们渗进地里,留在
苹果树站立的地方,留在
黑暗的草丛里

  【来源:文学自由坛】

 


本消息由诗生活通讯社发布,转载务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