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首都高校原创诗歌颁奖暨朗诵会
在北师大举行
11月26日晚七点,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文学社与文学院分团委联合主办,北师大文学院南山诗社承办的“流年诗意”——第四届首都高校原创诗歌朗诵会暨颁奖典礼在北师大教九502教室正式拉开帷幕。
初冬的凛冽寒风并没有吹散诗人们和诗爱者心底那份对于诗歌的热情与眷恋。赵野、刘希全、周瑟瑟、林童、舒洁、中岛、刘以林、洪烛、邓程、赵四、张后、刀、旺忘望、杨晓华、周启垠、冰峰、艾若、子有、谭长流、郭宗忠、何不言等20余名诗人出席诗会,北师大、北大、清华、人大、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首都高校文学社团代表也悉数到场,许多热心于诗歌的北师大学生也前来旁听。
七点一刻,在诗歌批评家、北师大五四文学社指导老师谭五昌及北师大五四文学社社长周芳芳的短暂致词后,活动正式开始。一个关于北师大诗歌活动的短片温馨宁谧,意蕴悠长,将在场观众带入了美好动人的诗意王国之中。诗歌朗诵会按内容的不同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往事·如烟·沉溺”、“时间与空间”以及“守候·温暖”。大学校园诗人们富有个性的诗句加上更富个性的朗诵带给大家无尽的思考与感动。清华大学刘更城同学凭借一首技巧纯熟的《洪武三十年》摘得本次诗歌活动的桂冠。“这一年的日历被撕去一半的时候你发现事情变得有点不对过去的名字是错误,而正确的从未发生”,顿挫的朗诵,加上思辨性的诗句,让听众和作者一起走进了那段遥远的历史。《挽歌,在黎明前》一诗则用冷酷而又悲怆的诗句,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孤独心灵。在第二篇章结束后,南山诗社同学的精彩表演同样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江南可采莲》、《钗头凤》,一首首古典诗词,或轻快,或沉郁,悠悠的诗韵给大家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审美感受。空灵的笛声配以悠扬婉转的唱诗,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外由杨晓华博士率领的北大朗诵艺术团的参加也格外引人注目。杨晓华博士长期从事朗诵指导工作,曾来到北师大给五四文学社的同学们上过朗诵培训讲座。由他本人及北大朗诵艺术团四位同学的朗诵同样有不俗的表现,富有专业水准的朗诵更让人感受到诗歌朗诵艺术的魅力。
诗歌朗诵中间穿插着诗人们给获奖高校诗人的颁奖仪式。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六名,优秀奖八名,共有十七名高校诗人获奖。朗诵活动接近尾声,作为诗歌批评家和多个诗歌活动的发起人,谭五昌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于扶持高校诗人的首都高校诗歌大赛活动寄予厚望,并充满信心。被邀请到场的诗人周瑟瑟、林童、刘以林、洪烛、邓程、赵四、张后、旺忘望、子有等也都进行了简短的发言,或上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最后,获奖选手和与会的诗人嘉宾们合影留念。在一片欢笑与留恋声中,活动渐渐落下帷幕。但那一份温馨的诗意却弥漫在每个人的心里,长久地感动着每个人。
(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供稿)

頒獎者與得獎者

頒獎者

全體頒獎者

很喜歡這樣子


以上图片来源于诗人刀的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