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丽华的价值

(2007-07-29 08:11:11)
标签:

赵丽华

妖化

无知

分类: 评论
                   赵丽华的价值

                                      周公度

   作为一个诗人,赵丽华在被妖化事件中的最初反映让我高兴。她面对媒体,毫无机心,说自己只是一个写诗的家庭妇女。她无法对自己的诗歌作出明确的辩解;在她的思想中,诗人并不比家庭妇女高贵多少,她所有的写作只是出自直觉。直觉是一个优秀诗人的最佳武器。她不像有些诗人,诗歌虽然荒唐,理论却能出上一卷、二卷、三卷。但这句话还是使她陷入了更大的舆论贬低潮流,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她的诗歌只是一种分行。

    这显然是一场集体的无知表演。集体的无知最为可怕,它说明几十年来教育的失败,老师只知道告诉学生《致橡树》,告诉学生陶渊明爱菊花,灵性的学生或许可以扩展阅读,知道陶氏还爱槐树。但智力也仅限于此,罕有几人看出陶渊明也有性意识。韩寒自奉聪明的“回车”模仿,源于家教上的无知,但凡模仿的都是等而下之的啊。他的聪明在于他没有读大学,他的无知却是因为家教。还有什么比一家人都在无知中,且不知自拔更可怜可笑呢?

    诗言情无类。宋玉赞美了屈原,也可以去写爱大腿,诗人赞美完国家,同样可以欣赏一枚土豆。不是一定要字正词严才是诗歌,也不是一定要深情款款才是诗歌,更不是长篇累牍才是诗歌,百无聊赖与俏皮小趣都可以是一种诗歌。如果说鲁迅以“我之所爱在山腰”表达一种 “戏谑”与“讽刺”,赵丽华为什么不可以以她的“馅饼”表达一种可爱、舒展、善良的心?赵丽华无疑高估了普通读者的欣赏与判断。

   除了大众教育上的偏差,现代诗写作本身上的无序与缺乏独立的评析标准,是读者对赵丽华事件过激反映的潜在缘由。从九十年代以来诸多诗人的作品看,有大部分属于笑话。“诗人”在很多年里是一个贬义词,大多数天书诗人要负主要责任,在网络传播兴起前的十年间,他们几乎将中国现代诗歌置于死地。赵丽华诗歌的突然“明白”,让读者诧异。这恰恰说明现代诗的写作比旧体诗更有难度,它需要的是一个诗人的内在节奏。

    媒体的恶意来源自无知,以及背后的贱役心态。凡事贱役者,多爱对高于他们的人、事持恶意态度,逢略有争议的事件与人,卑劣之心更是性起。诗人内部的沉默,却是因为怀有一个更为龌龊的心思,他们想集体观看一个女诗人如何落井、如何挣扎。在我见识的圈子里,还从没有一个其他领域的圈子能比诗歌圈子、媒体圈子更芜秽、龌龊、下贱、可鄙,处处可见的惺惺作态,处处可见的顾影自怜,处处可见的猥琐的、鼠目寸光的自轻与自傲。

    诗人从来都是时代的先锋。赵丽华的意义,便是使诗人重回先锋的舞台,重使先锋的责任。无论表达的技巧,无论内容的高下,优秀的诗人总是能在一个微微的侧面把时间的刻痕画得别致、生动。在这场波久未熄的诗歌事件中,如果赵丽华有错误,那便是她太爱诗人的荣誉。太爱,使得她的诗句愈发智慧、敏感、从容、鲜活、开放、令人惊叹。但是,在一个诗歌的国度,如果一个诗人因为太爱惜诗人的身份而备受嘲笑,那是多么地可笑啊。

    她在图书馆工作。也许她像博尔赫斯一样,在建设她白话文版本的迷宫。只有作家能进入博尔赫斯迷人的有交叉小径的花园,也只有诗人才能了解赵丽华“赵氏馅饼”的可爱。

                                             2007年7月12日 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