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论 |
反思“暧昧”这个词
----关于周瑟瑟长篇《暧昧大街》
张锲(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我们这一代人有时候很难改变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总希望一些作品告诉人们什么。“暧昧”是一种技巧,是一种学问,是一种方法,如果什么都明确,常常什么都搞不好。
看到周瑟瑟让我想起了王小波。我常常感到很遗憾,王小波去世的时候还没有成为中国作协会员。他当时的创作非常坎坷和艰难,直到他去世我们也没有机会为他做一些工作。现在我老是想王小波这个人为什么不是中国作协会员,他是愿意入会的。但有些同志在对待他的问题上产生了一种偏激和不准确的看法,所以把王小波这样一个重要的作家在我们文学史上遗漏了,到现在还没有引起重视。我看到周瑟瑟出版了这么多的诗集,写了这么多小说,在文学界也很活跃,并且受到了长江文艺出版社特别的青睐,对此我很高兴。这部长篇小说取名叫《暧昧大街》就很有意味。这部长篇小说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暧昧大街》写出了人生存在的一种普遍状况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博导,著名评论家)
周瑟瑟是个很优秀的诗人,诗人写小说有一个共同特点,语言比较有力量,因为诗的语言对诗人的要求比较高,在那么小的空间里要提炼出一些让人非常吃惊的语言,这样一些东西在叙述上就给人一种力量。
周瑟瑟这部长篇写出了一个社会普遍状况,现在我们一个总的感受就是四顾茫然,市场经济时代,大量的东西进来以后,我们迷失了一些标准,我觉得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样来处理和人的关系,和历史的关系,我们以前没有这些问题的。《暧昧大街》写出了人生存的一种普遍状况,它和周瑟瑟以前的作品不太一样,周瑟瑟的写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他是一个热血青年,现在他直面一种现实,就是中关村的IT业。我们学校在中关村,但是我确实对中关村感到非常隔膜,这样一个红尘滚滚的地区和学校非常不一样,我能想象到商业打斗,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对人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我想这种生活重构了他对生活的一种视野和认识,这部小说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又不让人感到奇怪,体现了作者在个人转型中的速度。
搞文史哲研究的老师,跟搞经济法的老师不太一样,比如我们给新闻系的学生上现代文学史,学生就说你们搞文史的老师非常传统,我们问什么问题你们都很耐心,他说我们新闻系的老师非常不耐烦,一问什么就说很忙很忙。就是说这个世界已经严重分化了,不一样了,尽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我们和很多人成为异类,和中关村的IT人士成为了异类,非常不一样,就是我们在同一个学校里,和另外一个专业的老师也非常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