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北京一定要做的100件事(35)牛街清真寺

(2011-06-17 20:22:50)
标签:

北京

游记

牛街清真寺

旅游

到北京一定要做的100件事(35)牛街清真寺

霍达名著《穆斯林的葬礼》自初版至今已近20年,却依然风头正劲。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感动了几代中国读者。许多游客正是捧着这本厚厚的小说来到牛街,久久地凝视着这座北京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丽的清真古寺,寻找主人公坎坷的心路历程和虔诚的精神世界。

牛街礼拜寺始建于辽代,即996年,明朝成化十年,即1474 年奉敕赐名“礼拜寺”。

全寺历经元、明、清各代扩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礼拜大殿、望月楼、宣礼楼等,是中国古典宫殿和阿拉伯式清真寺两种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式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完美融合的真实写照。

牛街改建后,宽敞的高楼大厦取代了狭小破落的危房,但电影《穆斯林的葬礼》的第一个镜头,牛街礼拜寺的标志性建筑——六角形亭式,双层飞檐,亭顶覆以黄绿琉璃瓦的望月楼,仍然是你走进牛街后最摄人心魄的景观。据说,每年伊斯兰历九月进入斋月时,阿訇们都要登楼寻望新月,以定斋月始末,望月楼因此而得名。

望月楼下清真寺的正门只在开斋节和宰牲节时开启。所以你的游览应该从北侧便门开始。走过甬道的第二进院落,便是总面积600平方米,可容纳上千人做礼拜的礼拜寺大殿。大殿的西面为窑殿,象征圣地麦加。按伊斯兰教习俗,殿内无任何偶像,这是因为伊斯兰教所信奉的神灵安拉并无具体形象,但同时,也表明安拉之神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到北京一定要做的100件事(35)牛街清真寺

礼拜大殿非男性信徒不可擅入,但只要你伫立在门外,第一眼就会感到强烈的心灵震憾:幽静的殿堂里,繁复绚丽的伊斯兰装饰圣洁肃穆,正午的金色的阳光浓浓的泼洒下来,门券上的《古兰经》文和柱子上的精致图案金光闪闪,如同迷离而飘渺的天庭光芒,辉煌而神秘。

一年一度的开斋节,是全世界穆斯林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整个牛街最热闹的日子。届时,整条街道都会交通管制,来自北京的数万名各族和各国穆斯林身着盛装云集牛街礼拜寺,然后,在宣礼楼上阿訇颂歌的召唤下,男人步入礼拜大殿、女人前往大殿后侧的女寺分别礼拜真主。虽然人数众多,但祈祷场面非常安静,仿佛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届时,你尽管不能近距离倾听阿訇的祝福,但当时断时续的阿拉伯语随风飘来,你也许就会产生一种声音源自天庭的错觉,由衷地感叹信仰的无穷力量。

 

 

资讯小站:

1. 开放时间/门票

开放时间:8:00~16:00。票价:2元/人

 

2. 交通

乘坐5、6、38、10、57、109、381、626、715、822、特5 路公共汽车牛街站下车。

 

1. 多说一句

游客时应尊重穆斯林宗教习俗,遇宗教活动主动回避,非信徒不可进入各种礼拜殿。

开斋节时间为伊期兰太阴历10月1日,每年阳历日期相差很大,游客若想观礼应事先网上查阅或电话咨询当年开斋节时间。

每年开斋节当日上午均实行交通管制,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一律绕行,此时游览应在原计划景点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前往。

 

4.相关景点

北京市区穆斯林人数众多,绝大多数清真寺现仍进行正常宗教活动。较著名的有:

A.  南下坡清真寺:(朝阳区朝阳门外二条)

清朝光绪年间兴建,也是一座将中国宫殿式建筑与伊斯兰建筑手法有机结合的古寺。

乘坐101、109、110、112、420、858路公共汽车朝阳门外下,丰联大厦西侧路向南500米;或乘坐44路公共汽车雅宝路下,向东进雅宝路大街,步行进入天雅大厦对面的胡同。

B.花市清真寺(崇文区西花市大街30号)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北京原有敕建四大清真名寺之一。礼拜大殿内用四根珍贵的孔雀木柁,其香味可阻止飞虫鸟类飞入

乘坐8(环行)、12(环行)、525、610路公共汽车羊市口站下车。

C.东四清真寺(东城区东四南大街13号)

明代北京伊斯兰教四大“官寺”之一,礼拜殿三座拱门上均刻有《古兰经》经文,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

乘坐101、106、109、110、112、116、420、807、810、802、813、846路公共汽车东四站下车。

到北京一定要做的100件事(35)牛街清真寺到北京一定要做的100件事(35)牛街清真寺到北京一定要做的100件事(35)牛街清真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