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阴,本以为逃到了上海,就可以拥有艳阳天呢,结果我失策了。上海迎接我的,是一场稀稀拉拉的小雨,我没有带伞,在雨中漫步,竟然头一次觉得有那么一点旅行的感觉。
是的,上海之于我,与北京雷同,与广州、香港、成都雷同,这些大城市,或许泯灭了太多自然的印迹,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更快捷,但却不一定更舒适。这是每一座城市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课题。
我曾经不计其数的来过上海,但无非是工作或参加活动,但是这次,无意中,我却似乎触摸到上海时代发展的烙印。
而起因,是为了避雨。
欢迎加入我的Q群,与我一起交流旅行和摄影,号码是:126764682
我的新书《我们好像在哪见过》和《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现已发售!查看相关信息请点击书名。
P.S.哥们LauH去了意大利学习,猛击这里欣赏意大利风情!

另外,关于更多摄影,以及我博客某张图片的点评和更多内容,可以加我微博,咱们当面聊!
背景音乐——
>>独行台湾系列图文连载 (总点击量超过50万)

不知算不算是一个癖好,每次出行我都没有带伞的习惯,即便是天气预报会有中到大雨,宁愿淋雨或是找地方躲雨。这次在上海我躲进了昼锦路的一个老弄堂里,要感谢这场雨,让我发现了许多曾经错过的视角。
阴天+城市,这样的条件不足以令人端起相机,没带相机的我,一直用手里的华为Ascend P7
手机拍照。上面这张,是我在弄堂里发现的温馨一幕,一只小猫在啤酒箱中慵懒的睡觉,可能是感觉到淋雨,从上面敏捷的跳了下来。
这么一个瞬间,大概一共持续了不到5秒钟。对于任何一个摄影师来说,看得到,不见得可以抓拍得到,因为不论是相机还是一般的手机,在5秒钟之内抓拍这个瞬间,都是十分困难的。当时我正巧在它身边,用P7手机在锁屏情况下对准猫咪,连按两下“音量-”,进入快拍模式,拍摄完成!总共用时0.9秒。普通人真的不明白一个摄影爱好者在拍下一张出色的片子之后的激动之情,可能会开心一整天。






弄堂里家家户户没有卫生间,人们每天早上会端着尿盆走几个路口,倒进公共厕所,这一切在从小住楼房的我眼中是如此好奇。弄堂附近有修皮鞋的老人,私人开的小卖铺,简陋的只有2、3张桌子的家常菜。它们都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这座现代化的城市里,越走越远,身影越来越淡。











雨渐渐小了,穿过几个弄堂,十几分钟就可以走到外滩。这是新上海最为现代化的地方之一,清早,繁忙的码头便已经开始运营,外滩的游客早上不多,主要集中在夜晚。
经验主义害死人,原以为在这样的天气下,手机只能是走个过场,可当我换了P7拍摄自带的滤镜后,自认为“久经沙场”的我还是被震撼到了。
我尝试用所有的滤镜进行了拍摄,复古、流年、日系、云端、甜美、老电影、亮红、暖洋洋、淡雅、清凉,当然,还有黑白。上面这张图,因为九宫格的原因,只能拼凑出9种滤镜,每种滤镜都蕴含别样的味道。不过在阴雨天,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小清新的日系,这种风格,把天空和景色挑亮,降低饱和度,本来对天气的需求就不高,乃是阴雨天、雾霾的最佳伙伴。
雨时下时停,我站在这繁华的外滩,眺望对岸。身为一个北京人,我承认上海人与北京人有着太多不同,但彼此心中共同的一点,是在高节奏城市化道路上的孤独不安与不舍。大上海与小上海,这一刻,我能读懂,就像我希望大北京留给全世界,我只要小小一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