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吟诵培训第三天

(2014-11-07 23:24:24)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吟诵培训第三天作者:陈德兵

吟诵培训第三天

陈德兵

 

今天的课由 徐健顺老师亲自上。呵呵,一些超级头疼的问题在今天解决了!

诗词格律!

向朋友请教过,“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一头雾水!书也看过,读不进去!

一直将它视为畏途!

可是,徐老师深入浅出,短短二十分钟的教学,轻而易举攻破!

老师以“七律”为例,这样讲格律:

一、关于押韵:一韵到底。好懂:每联尾字必须押韵。押韵只能押平声韵。以广韵为主要标准。

首联首句尾字(即第一句尾字),如果用平声结尾,必须押韵。如果用仄声,则不存在押韵问题。

    其余各联的第一句(即除第一句以外的奇数句)的尾字,必须用仄声,不用押韵。

二、关于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每句第一、三、五个字不用考虑,只要考虑第二、四、六个字就可以了。徐老师先不讲第七个字,真是高!这样删繁就简,重难点一下子就突出了!需要注意:

    同句相间——每句内的二、四、六字的平仄相互交错。只有两种情况:二字是平声,第四字就是仄声,第六字就是平声。与前者恰好相反,第二、四、六字分别为仄声、平声、仄声。图示为(均以第一种为例,○表示不论平仄,—表示平声,︱表示仄声):

○—○︱○—   

同联相对——同联里的两句,其二、四、六字的平仄相反。

○—○︱○—

○︱○—○︱                     

邻联相粘——上联第二句与下联第一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相同。即:

○—○︱○—

○︱○—○︱

○︱○—○︱   

    按照以上“法则”,全诗平仄就是:

○—○︱○—

○︱○—○︱

○︱○—○︱

○—○︱○—

○—○︱○—

○︱○—○︱

○︱○—○︱

○—○︱○—

老师说:这是完美的对称体。可不是,你看,五至八句的平仄与一至四句不是构成了轴对称图形吗?另外,一二句与三四句,五六句与七八句不是同样也构成对称吗?

那么,第七个字的平仄怎么办呢?

按照前面说的,“首联首句尾字(即第一句尾字),如果用平声结尾,必须押韵。如果用仄声,则不存在押韵问题。其余各联的第一句(即除第一句以外的奇数句)的尾字,必须用仄声。”那么,第二四六八句全是平声(且同一韵脚),第三五七句全是仄声,第一句可以是平声(需同韵),也可以是仄声。

五言律诗呢?简单,去掉前两个字即可!

绝句怎样?律诗的一半呗!

当然,也有特例,诸如拗句、孤平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由于这些情况不普遍,徐老师没有展开讲。但是,相信我们自己能看书弄懂了!

三、关于对仗

绝句——可以两联对仗、一联对仗或全不对仗。一联对仗以首联为多。

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

 

至于词的格律,就自由多了!

还有几个大的收获:知道了怎样辨别古入声字,对“模进”“腔音”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天的学习后,居然能听出老先生们吟诵的精妙之处了!

    但是,吟诵博大精深,我等才起步啊!

给自己加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