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每周一字【惜】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说文解字 |
http://www.dfg.cn/big5/mryz/img/111-xi/111-xi.jpg
<形聲><會意>字
小篆惜:從心、昔聲,本義作「痛」解(見《說文解字》許慎著),乃為之哀傷之意,故從心。又以昔為已往之意;人最易哀往傷逝懷舊,故惜從昔聲。
其義有:
1. 愛。例如:惜愛、珍惜、寵惜、寶惜。又如《呂覽•長利》:「我國士也,為天下惜死。」
2. 憐。例如:痛惜、顧惜、憐香惜玉。
3. 哀痛。例如:哀惜、惋惜、痛惜。又如賈誼《惜誓賦》:「惜余年老而日衰兮。」
4. 貪;貪取。例如屈原《九歌》:「惜誦以致愍兮。」
5. 吝,寶之不捨。例如《尚書•仲虺之誥傳》:「有過則改,無所吝惜。」
6. 恐;恐怕。例如黃庭堅《五小詩》:「此翁今惜醉,舊不論升斗。」
7. 惋惜,值得傷嘆。例如:惜哉。又如《論語•顏淵》:「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
8. 惜別;不忍離別之意。例如杜牧《贈別詩》「臘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一生中,值得我們珍惜的寶物很多。至愛的親情、刻骨銘心的愛情、肝膽相照的友情、追不回的時間、唯一的生命、財富難買的健康、地球的資源……都需我們真心去感受,才能體會那份珍「惜」的可貴。
夫妻是緣,有緣才能相聚,故應當「惜緣」。「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象徵著琴瑟和諧夫妻百年好合,故夫婦合才能築造幸福的家。因此彼此珍愛一生,不離不棄,才是夫妻結合的真義。雖然生活當中,不免有磕磕碰碰,但諺云:床頭吵床尾合。夫能行義,婦能守德,彼此又能扶持、忍讓、持家,則必然家和萬事興。一旦放任感情,不忠不貞,夫妻便易失和。所以,五倫中夫婦合實是維繫社會安定的基礎力量。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日常所需,源於許多人的努力付出,得來實屬不易,當要珍惜。常言道「惜衣得衣,惜食得食」,懂得愛惜,物盡其用,不輕易浪費,才不至於有所匱乏。一個有福的人,不但懂得要積福、造福,更知道要「惜福」。當知,人沒有浪費資源物品的權利,物資的來源,是屬全人類所共享,值得大家珍惜。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人生最寶貴的就是光陰,「惜陰」就是珍愛生命,不輕易浪費生命。「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年輕就是本錢,在黃金的歲月,應該發奮圖強,立下人生方向目標。在有限的生命裡,發揮一份光和熱,溫暖社會,利益大眾。
我們的生命,是母親用生命所換得,那是何其艱難不易。在成長的過程,又不知耗盡了父母多少血汗及青春,才有今日的我們。這樣寶貴生命,怎能不珍惜呢?雖然,人生有坎坷風雨,但逆境,無疑就是我們成長的開始。勇敢的面對,堅強自己,就能突破困境,「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珍愛自己的生命,把父母賜給我們的生命,化作無盡的力量與熱能,把生命中所獲得的愛,傳遞下去,才是真正的回報父母,千萬不要做出不孝的行為,留給父母永遠的傷痛。
保持健康,為人生第一大事。健康的身體,是我們家庭幸福、事業成功的保障。然而,人在擁有健康時,常忽略保養的重要性,故常過度操勞、或糟蹋,埋下日後疾病的禍因。而保持健康最重要的是防患於未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鍛煉身體,端正品德,自然造就身心和諧。因為「精神不邉t愚,血脈不邉t病。」人既是動物,身就一定要動,氣血才能通暢;又云:「養生以少怒為本。」能調和心境,心廣體胖,自然身體健康,百病不生。故諺云:「說說笑笑散散心,弗說弗笑要成病。」「心樂為良藥,神傷致骨枯。」愛惜我們的身體,擁有了健康,才能更好地孝養父母,關愛他人,為社會人群服務。
天朗氣清,青山綠水,美好環境為我們所期望。保護大自然,做好環保,我們責無旁貸。倘人人能發起一念真眨瑦巯Лh境資源,從個人做起,養成節約能源的好習慣,能為世界的美好奉獻出一份心力,持之以恆,則地球變得更加美麗,便指日可待了!
世事無常,緣起緣滅,聚散不定。明白其理,自能珍惜所有,感恩所得,真正愛惜當下所擁有的幸福。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http://www.dfg.cn/big5/image/mryz-zt.gif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 许嘉璐
——国学大师 饶宗颐 《汉字五千年》 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袁行霈 我饶有兴趣地连续看了好几个晚七。这部纪录片虽然是讲汉字的演变过程,但联系中国的历史和考古发现,形象地说明了汉字对中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所起的巨大作用,很有说服力。对比其他文字的形成讲汉字的历史,视野开阔,知识性强,其中还穿插一些专家的谈话,使人感到亲切、活泼。
中华文化就是一个很大的圈,圆心无处不在,圆周无迹可寻,中文就是它的半径,中文走得越远,圆就越大。 ——台湾诗人余光中
我们博大精深、灿烂无比的文化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离开了汉字,我们民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
http://i.namipan.com/files/aa4a46fbfe36c433a4f75fcf245da8e94831037c6b1b0000e0f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