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蚌寺的天籁之声

(2012-12-30 01:25:41)
标签:

藏地行摄

根培乌山

哲蚌寺打阿嘠

天籁之音

补记

分类: 藏地行走

  哲蚌寺位于拉萨市西郊10公里处的根培乌山上,海拔3800米,沿山势逐层而建,

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寺内有7个扎仓,门票50元/人。

哲蚌寺的天籁之声
这里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庙之一,当我沉浸在宏伟庄严和独特色彩所笼罩的寺院时,

被远处传来欢快悠扬的歌声吸引,细细听来好似传达着某种快乐,传达着一种发自内心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

唱得不太整齐但能给人带来舒畅的旋律。


哲蚌寺的天籁之声
循着声音踱步而去,见到藏族妇女在寺庙的顶上好似在为寺庙修葺,

虽然她们也在小声唱着我听不懂歌词的歌,显然那些让喉咙充分释放的声音不是这里传出的。


哲蚌寺的天籁之声
转过去抬头便见到站在房顶上的人群在毫无遮挡的阳光下忙碌着,歌声飘远了,只听到她们说话的声音。


哲蚌寺的天籁之声
向远处望去,远处的山峦,人们居住的房屋还有脚下的哲蚌寺。


哲蚌寺的天籁之声
悠扬的歌声好似由天上传来,再抬头望去,只见站在寺庙顶上的劳作的人们......


哲蚌寺的天籁之声
头顶的蓝天,涌动的白云,白云下的群山,

圣洁的寺庙还有这里劳作的人们。是宗教的虔诚信徒也是生于此长于此的藏民。


哲蚌寺的天籁之声
寺庙的顶上一群藏族妇女夹杂着半大的孩子们,手里拿着波尔倒(石夯),随着悠扬的歌声迈着统一的步子,

她们在打阿嘠。由于西藏高原缺氧的自然环境,烧制砖瓦极其不易,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很难找到达标的

建筑石灰,所以,采用本地区特有天然土质材料“阿嘎”土作为建筑用材便成为藏民族古老建筑工艺中

传承至今的独有创举。由于打制很是费工费时,在旧时只有寺庙和贵族人家才用得起。


哲蚌寺的天籁之声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养成了一种伴随劳动唱歌的习惯,在打阿嘠过程中需要集体的协调和配合,

歌声能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活泼,又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波尔倒也叫阿嘎棒,下面一个圆圆的石饼,石饼中间挖出一个洞,洞里楔一根长长的木柄。当波尔倒整齐划一地落在湿润的屋顶上的时候,发出“嘭、嘭、嘭”的响声,犹如伴在歌声里浑重低音般的深沉,跃动着跳动的节奏和旋律。人们的双脚不停地踩踏地面,

和着波尔倒的节拍,忽快忽慢,忽轻忽重,身段袅娜,步履轻盈,波尔倒时而握在左,时而握在右,

好似没有劳动的辛苦倒像是在舞蹈般的那么舒展,在享受着生活带来的快乐。看过《藏地牛皮书》的人会记得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只要能看上一眼打阿嘠,在西藏滞留多久都值得。

远方的客人请你看着我,

我的歌声多动听。

阿嘎土地面平如镜,

唱歌的人儿在传情。

猛虎般的小伙啊,

正在向我靠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