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风情哈尔滨
(2009-09-01 07:11:33)
标签:
哈尔滨途径风情脉搏黑土地疲惫旅游摄影徐子 |
闭着眼睛听着由打开的窗子传来远处街道上汽车行驶的引擎声和轮胎在地面滚动的哗哗声,
在寂静的夜里尤其清晰,就像远处传来的海浪忽大忽小,延绵不断。
又恍如躺在夏夜连队的宿舍里,
隔着枕头听着远处地号在翻麦茬地的拖拉机引擎发出时强时弱的低吼,
这种声音一直会持续到秋收。
由窗外吹进的夏末黎明时的风有些凉,但很清冽,任风佛过脸上的毫发,在东北多年形成的习惯延续至今。有些凉了,不由得裹紧了被子。(1)
此时的脑子就像透过望远镜看到对面山上的每一棵小草那样清晰。(2)
清晰地浮现出40年前带着一身稚气的我们离开学校刚刚抵达连队时的茫然;
浮现出去年十一参加国庆20年方队走过天安门今天却在黑土地上收割大豆时心情的寂寞;
浮现出在那里日复一日的播种、收割、烈日、暴雨、风雪、寒冷;
浮现出大批知青溃退般的返城;(3)
浮现出此次集结了上海、北京、哈尔滨、温州、天津已知天命的战友,
回到40年前曾撒有汗水、泪水的黑土地时的激动;
浮现出几十年后第一眼看到的连队;浮现出在鞭炮硝烟中
浮现出当人们在激动、兴奋中渐渐沉静下来时那一双双在找寻熟人时眼神的企盼,
还有随之而来的感叹和一股股攀援上心头的酸楚。(5)
翻身起床在灯下写就几字算作今天的开始吧。
返回故土,将由哈尔滨经转,便把哈市作为各市知青的集结地,利用有限的空闲
草草地浏览了既熟悉又陌生能带来许多回忆的哈尔滨,
权且算作一篇课外作业吧。那些战友欢聚、感叹唏嘘、真挚友情的流露、
亲人般的关怀、回到连队时各种交织的心情将另行详述。(6)
这片水域给这座冰城增添了无尽的风情。(7)
心里就想哪次回家探亲时一定亲自去看看,可是每次都是匆匆的掠过。
今天看到的肯定与那时得不一样,一定会有铁轨吧。(10)
会在屋外飘雪的时候,惬意地说起那时的阳光和温暖江水的亲密
隐隐的觉得这里流露出的风情无时不在。(15)
有幸分享了他们的快乐和幸福。(23)
有名的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由此向南展开历史文化的画卷(25)
波特曼餐厅内景,有特色的工服(35)
俺也入乡随俗,买了许多嚼起来满嘴麦香的面包。(36)
恍如来到东欧小镇(37)
教堂外的婚纱也精彩(43)
哈尔滨使我留恋的城市(45)
谢谢在外出的这些日子里朋友们对俺的关爱。回来后心力疲惫,未能及时看望朋友们恳请见谅。
直到昨天才送走最后一位战友。无奈,时间和心情的原因不愿动键盘,
在兵团连队和在哈市与战友相处的的那些日子使心情难以平静。
今日发些图片算作课外作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