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随拍影像历史时尚徐子摄影原创旅游 |
年初二,利用爆竹间断空暇到淮海路崴崴常去的洗车店去洗车。
上海的爆竹一点不比北京逊色,可惜的是大多数响在了弄堂和小区狭小的空间里,
声音使人感到狂躁和干裂,不像北京爆竹悠远和绵长,
就象蓝天白云下那一盘翱翔的鸽子留下的哨声。
苦的是我的车,披红挂彩、蓬头垢面,好似刚刚出土。
车干净了,心情也亮了许多。按着崴崴给我的参考,踱步到了这里。(1)
侧逆光,干脆曝光大点。(2)
要说教堂,别管基督教还是天主教,别管老教堂和新建的,上海要比北京多了许多,(3)
由此也看了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区别吧。
普陀区一条小马路住宅区边上新建的教堂(4)
由这角度看会舒服些(5)
用镜头拉过来看看仔细,在诉说着什么(6)
在冬日下午的阳光里,在节日熙攘的人群中,卖报老人却像姜太公(8)
田子坊里的露天酒吧,聚集着闲情逸致的人们。(9)
窗内的烛火,看上去烛台差了些(10)
尽管寒冷,来到这里的人也不少。“田子坊”是利用老弄堂和石库门组成的一个现代艺术区域,(11)
陈逸飞的工作室也在其中,与北京798有些类似但要小得多得多。
我在想,去过798的人来到这里,唯一能够自我安慰的就是798没有石库门(12)
石库门在上海的很多区域都能见到,只不过没有像“一大”那么辉煌罢了(13)
不知北京的小姑娘见到会有啥想法。(不是指那把椅子哈)(14)
这里是第一次来,看着泛着光的窗子总觉得自己在里面生活过许久(15)
这栋楼好像不是资本家盖的,咋看咋象个炮楼(16)
在落雨的晚上,当这盏路灯亮起的时候,站在墙下会有啥想法(17)
房子被改造的美感殆尽(18)
敬请关注下篇“上海影象随拍”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