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行走胡同儿眼光感受酒吧时尚徐子摄影旅游 |
“南锣”是摄友们为了省事,对南锣鼓巷的简称,透着一股亲切劲儿。
南锣的演变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就像后海,就像三里屯,就像私家菜,就像.....嗨,多了,
恍惚间这些竟已成为时髦的地界儿,人们潮水般的涌来,潮水般的退去。
一时间,好像要没去过这些地界儿就不好意思。
借问一声;蓑衣胡同儿去了吗?多半儿会卡壳,再说一遍,还是一脸茫然。
“过客”就别说了,老外手里拿着在家买的书里都有,全世界都知道。(1)
这里没有正规的上下水和卫生设备,没有暖气,没有正式的厨房。若让住在楼房里的人在半夜爬出被窝到距住家几十米地方的公共卫生间方便一趟会有啥感受呢?老人又会有啥感受?(5)
住在花园似小区有着胡同儿情结的人要保留胡同儿,住在这里的人能做的就是看着满街的人头攒动,此时会有啥心情?每每与他们眼光相遇时,感到投过来的只是厌烦。(6)
目睹这里的变迁。看着这两个字,心里想到的却是万幸(12)
字体倒是规矩,从读序上则可窥见设计者文化之浅薄,但愿是疏忽。
像这样不伦不类啼笑皆非的现象还是少点为好(13)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必须舍弃其一,算个性还是特色,与仓库有共性(17)
站在这向胡同儿深处看去心里很茫然(21)
这种绿植从没有在这里攀爬的,除了墙面它对建筑的破坏性很强。但夏天肯定一片青绿,
透过青绿我看到的是房子主人那种不安和无奈的愁思(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