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下)
标签:
追忆似水年华毕淑敏 |
分类: 读书随笔 |
一、[法国]马赛尔·普鲁斯特著,桂裕芳、袁树仁译.追忆似水年华(2)在少女们旁边.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2022年7月第33次印刷.
斯万的女儿吉尔贝特是叙述者在巴黎时单恋的对象。他经常到斯万家去,可是吉尔贝特对他时冷时热,渐渐他也对她冷了下来。有一天,他在巴尔贝克海滨遇到一群少女,并结识了其中的阿尔贝蒂娜……
#一个年轻人,走进一处社交聚会时,这个人的自我就已经死亡,他变成了迥然不同的另一个人。整个沙龙是一个新天地,在这个新天地中,人们受着另外一种精神环境规律的制约,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跳舞、牌局上以及一些人上,似乎这些人和事对我们永远至关重要,实际上,到了第二天便忘个一干二净。
#单看这段话以为是贬低社交,后页则有“可能只有过了数年之后,我们才忆起,我们感情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原来发生在一次社交聚会中,我们就是怀着对这件大事的期待去参加那次社交聚会的。而当时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对这件事给予长时间的注意,几乎没有时间意识到其重要意义。”人是社会性动物,合理地社交是思想和圈层进步的必要手段。
二、毕淑敏著.毕淑敏自选精品集·散文卷.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004年1月第2次印刷.
书内容包括信使、葵花之最、呵护心灵、“预计今天晚上到明天……”、握紧你的右手、素面朝天、婚姻鞋、我注视我自己的头颅、珍惜愤怒、提醒幸福等多篇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文字写作。
#兼攻文理,医文双修,好像鱼和熊掌都想得到,算奢侈愿望。依我套种的少许经验来看,医文间的分野并无想象中那么大。它们不是对峙的南北冰川,只是门牌号数相距不远的公寓邻居。医文相同的第一点是,研究的对象都是人。
#医学注重的是生理,文学更侧重心理,陈陈相因,唇齿相依。各行各业都有作家,高玉宝仅上过一个月的学,写出了《半夜鸡叫》,凭什么学医的不能当作家呢?!
推荐指数:4颗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