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晓盘后交流
春晓盘后交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071
  • 关注人气: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懂宽基ETF(三):中证2000指数VS国证2000指数

(2024-01-05 22:34:15)
分类: etf-基金-指数-期指-期货转载

读懂宽基ETF(三):中证2000指数VS国证2000指数 

2023-09-06 20:34 
发布于:四川省

每经记者:黄小聪 每经编辑:肖芮冬

近期,跟踪中证2000指数的多只ETF在陆陆续续发行,各家也是非常“卷”,拼规模抢时间,有的认购期限直接缩短到了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跟踪国证2000指数的ETF以及场外的指数产品也在近期发行。

那么,同样是聚焦在小盘股上,中证2000指数与国证2000指数究竟都有哪些不同?

1、选样方法不同

首先来看,这两个指数的选样方法并不一样,中证2000指数是剔除属于中证800和中证1000指数样本的证券,同时剔除样本空间中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1500名的证券,将剩余证券作为待选样本。

简单而言,大致相当于在中证800和中证1000以外,市值从1801到3800位的2000只个股。

而国证2000指数是按日均总市值从高到低排序,扣除前1000只证券后,选取排名靠前的2000只证券作为样本。

简单而言,大致相当于市值从1001位到3000位的2000只个股。

从这个选样方法来看,中证2000指数会比国证2000指数更具有小盘的概念。

2、市值分布不同

这两个指数表现出来的小盘特征,还可以从这两个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值看出。

每经记者注意到,中证2000指数的成分股个股平均市值在45亿元左右,而国证2000指数的平均市值在74亿元左右。

再从流通市值来看,中证20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流通市值不到25亿元,而国证2000指数的平均流通市值在37亿元左右。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30906/bc79fffa32d542f2b5b304bd1655e58f.png

3、行业分布占比不同

再从行业分布来看,两个指数主要的行业分布差异不大,但是各个行业的占比不太一样。

中证2000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的行业包括工业、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原材料、通信服务等,其中工业占比超30%,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原材料占比均超过了10%。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30906/8e223eb5d4b2428e977cc2610837b598.png

而在国证2000指数方面,工业的占比也是最高,不过权重在25.11%,此外,信息技术、原材料、可选消费、医药卫生的占比均超过了10%。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30906/4be7ca33872a487d9817d073b144b1ff.png

从前五大权重行业的占比来看,国证2000指数的行业集中度要高一些。

4、权重股不同

前十大权重股方面,由于指数成分股较多,因此前十大权重股的占比其实都不高,权重比例最高的鸿博股份,占比也仅有0.31%。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30906/64a40bb366594e74a2a58b2a52971760.png

而在国证2000指数方面,前十大权重股的占比同样也是不高,权重占比第一位的恺英网络,占比也只有0.35%。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30906/d399cda767c141df8eb91e5d6335ec8a.png

此外,从这两个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来看,个股也是存在明显差别,重叠的个股仅有鸿博股份。

5、年化收益、年化波动有差异

最后从这两个指数的表现来看,在年化收益率方面,从近一年到近五年,中证2000指数的表现都要略好于国证2000指数,而在年化波动率方面,中证2000指数的波动率也略高于国证2000指数。

总的来说,中证2000和国证2000都是小盘特征非常明显的指数,投资者如果想选择小盘指数进行投资的话,这两个均可。其中,中证2000的小盘特征更极致一些,而从过往来看,中证2000波动更高一点,但年化收益的表现也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些券商研报统计了在中证2000指数成分股中,专精特新公司的占比更高,不过从过往几年的指数表现来看,指数也并未因此拉开差距。所以简单而言,投资者不用考虑太多指数包含的概念因素,更纯粹地把这两个指数当成小盘指数去跟踪即可,也可作为大盘和中盘指数的一个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