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婺源思溪,八百年古村活色生香
(2015-06-12
08:30:23)
标签:
旅游摄影
婺源思溪
宋代古村
闲云野鹤博客
|
分类: 原创博文 |
几经颠簸之后,来到位于婺源中部的思溪村口。一个黛瓦白墙的美丽村庄,背山面水而座。一座颇具匠心的古桥通济桥横卧溪上。桥上木椽青瓦结顶,有栏椅可倚可坐,村中人往来憩息,安乐祥和。思溪,村落由俞姓建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因地处清溪旁,故以鱼(俞)水相依之兆而取名“思溪”。
临水结村落,推窗见溪流。开门迎上桥,古村画里头。
走进桥廊,没上过漆的桥身看似有些破旧了,但杉木条铺成的桥面却依然结实得足够承载来来往往的脚步。桥的两侧有栏杆靠凳,上面坐满了抽烟闲谈曝日头的村民。这里是全村最好的公共交往中心,挨着村子离家不远,且眼界开阔,风光旖旎。
这个明代“通济桥”和“如来佛柱”,是古时村落水口组合建筑的遗存。这是一个建在三个船形石礅上的活生生的廊桥,村里的人们喜欢在这里歇凉和聊天,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桥墩的一边建了个小神龕,供奉着大禹,还刻有“铸九鼎,定神州”的字样。
思溪村中保存有明清民居30多幢。其中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敬序堂,面积达664平方米;正厅面积有70平方米,上堂悬挂"敬序堂"鎏金匾额,厅内藻井为长方形,古色古香;屋内共有六个天井,楼有回廊护栏,尤以客馆的雕刻精细完美;书斋较简朴,面向庭园,甚为幽静。更为罕见者,是清乾隆间建的俞氏客馆,客馆内12座格扇门的中间,分别镌刻着由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格扇门上下均雕楼有人物戏文、鱼虫花鸟、水谢楼台等图案,堪称木雕精品,令人目不暇接。这里拍摄过电视连续剧《聊斋》、电视连续剧《青花》等影视作品。
整个村落背山面水,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意境神美。漫步村中,偶尔会听到鸡鸣犬吠之声。在阴凉的小巷里,铺路的石板缝间倔强地长出绿茸茸的青苔,沿着已脱落石灰的老墙往上延伸。墙壁之间的狭小空间加强了小巷的幽深,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不时会遇到正在写生的美院学生,他们年轻的身影与古老的民居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走出深深的巷子,穿过层层农田,渡过青青小河,来到村子对面的一个高地,回望思溪,小河上除了通济桥,还有许多木板桥。别小看这些木板桥,它们也是婺源的一大特色,五六块、七八板杉木板,几个人字架的“桥墩”连成一道横跨溪流的木桥,便能给村民带来许多方便。桥下是清纯碧透的溪水,河边有村姑或是农妇,正在清洗衣物。她们用木棒捶打着衣物,溅起的串串水花,又轻轻地落回河面,平静的水面起了涟漪。。。。。。
古老的村庄错落有致。整个村庄弥漫著一种祥和、恬静之美,犹如一幅刚描绘好的水墨画,又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此刻穿越时空,活色生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