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古音绝唱《广陵散》

(2009-04-27 23:59:01)
标签:

杂谈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好季节。农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江南的天被雨水泡得可以拧出油,应友人之邀参加杭州江南会的一个品茗赏乐的活动,听说可以听到一扇千年古琴的非凡音律,我直奔杭州,一头扎进了一片绿海,顿觉浑身毛孔张开,明显感到充滿水份的空气的浸润。江南会由马云,丁磊等几个行业的大佬协同打造,说是在经营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占地十几亩的江南会座落在西湖边上,白墙黑瓦的几座仿徽式院落被郁郁柏松所掩映,藤萝漫不往心地缠绕着树的支干,沿着墙根肆意攀付,漫过瓦顶。漫步院中小径恍如隔世。听说几天前西湖断桥边上演绎了一出史无前例的盛大浪漫单身派对动人的大会,数万单身男女齐齐相亲,居然成全三千多对恋人,这一辉煌成果,定让许仙和白娘子羡慕死了,也定让法海这变态的和尚气死。苏东坡和白居易这两大文豪当过这儿的父母官,老苏留下一条苏堤,老白留下一条白堤,而一条断桥又留下串串哀怨凄美的故事。我来时正烟雨迷濛,枕边一夜雨滴声,一觉醒来却阳光朗朗,不远处冒出雷峰塔塔尖,正镀上一层灿灿光辉,往事越千年哦!

突然想起美国人梭罗在一篇文中说过的一段话,很有印象,大概说:一个诗人在观赏了一片秀美的田园风光,把最精华的印象嵌在心头之后,便扬长而去,那些农夫还以为他拿的仅是几枚野苹果。其实诗人却把他的田原押上了诗韵。农夫永远不知道,他的田原早被诗人心中无形的篱巴圈了起来,而且挤出牛乳练出奶油,只把去掉奶油的奶水留给了农夫。而伟大的老苏和老白在营造西湖时可是处处押上诗韵,诗韵泡出来的西湖怎能不美哦!

江南会里宾客盈门,一席茶宴之后便是聆听古琴的环节。席间,古琴师音乐学院的李祥霆教授介绍说这扇古琴名曰:九宵环佩。多雷的名呀,听起来是在说九宵云外听环佩叮当呀。这琴已有一千三百多岁。琴底刻有苏东坡的印章,可断定他老人家抚过这琴。遥想老苏先生 临西湖、把酒望月,沉吟琴瑟,该是什么情景?唐人在这扇琴中嵌入的万般风情,也不知道有多少知音陪着它走过多少的岁月?

李祥霆是当今唯一能弹奏这扇琴的人,因为它的收藏人认为只有李祥霆才配抚这把琴,就如老苏当年专为醉翁欧阳修写下这首《醉翁操》一般,琴和词如同天成之作。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聆听“九宵环佩”在李祥霆指腕中游吟,先是“流水”再是“佩兰”又一曲“酒狂”……心尖如同触到来自天际的梵音为之颤抖,全场屏住呼吸,仿佛在接受上天的洗礼,真有要净身下跪的感受。

此刻,少了一炷清香啊!

最后,李祥霆一曲《广陵散》将铿锵铁骨的嵇康临刑前疾恶如仇弹奏出来的音律表达得那么的透彻,那么令人心律加快。查得前人有记:及康将刑东市,三千太学生“请以为师”,终不得许。康刑前索琴而扶。玄起处风停云滞,人鬼俱寂,唯工尺跳跃于琴盘,思绪滑动指尖,情感流淌于五玄,天籁回荡于苍天,仙乐袅袅如行云流水,琴声铮铮有铁戈之声,惊天地,泣鬼神,听者无不动容。曲毕慨然长叹:“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竟慷慨赴死。……真是千古绝唱!

古人那些撼动天地的气节都飘到哪去了?听琴扪心,有些事总让人心有郁结。恰逢《南京南京》全球公演之日,通过陆川的镜头终于看到那种丢失许久的民族之魂,历史的泪汇成河流,后人在汲水时却早就忘了泪的咸。30万涂炭的生灵,竟然没人记得其中的一张脸孔!我觉得惟《广陵散》那铁戈之音能与《南京南京》中那日本人的鼓声对唱,对撼!真不知道是幸还是悲?!

美好的阳光,动人的音律,莫忘我们曾经历过的苦难。

2009年4月22日于广州黄埔大道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