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四大满贯的男女单打冠军得主
(2009-06-06 12:04:45)
标签:
四大满贯网球杂谈 |
分类: 体育评论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女单打冠军一览
年份 男单 女单
2009
2008 德约科维奇 莎拉波娃
2007 费德勒 小威
2006 费德勒 毛瑞斯莫
2005 萨芬 小威
2004 费德勒 海宁
2003 阿加西 小威
2002 约翰森 卡普里亚蒂
2001 阿加西 卡普里亚蒂
2000 阿加西 达文波特
1999 卡费尔尼科夫 辛吉斯
1998 科达 辛吉斯
1997 桑普拉斯 辛吉斯
1996 贝克尔 塞莱斯
1995 阿加西 皮尔斯
1994 桑普拉斯 格拉芙
1993 考瑞尔 塞莱斯
1992 考瑞尔 塞莱斯
1991 贝克尔 塞莱斯
1990 伦德尔 格拉芙
1989 伦德尔 格拉芙
1988 维兰德 格拉芙
1989年 张德培
1990年 戈梅兹
1991年 库里埃
1992年 库里埃
1993年 布鲁格拉
1994年 布鲁格拉
1995年 穆斯特
1996年 卡费尔尼科夫
1997年 库尔滕
1998年 莫亚
1999年 阿加西
2000年 库尔滕
2001年 库尔滕
2002年 科斯塔
2003年 费雷罗
2004年 高迪奥
2005年 纳达尔
2006年 纳达尔
2007年 纳达尔
2008年
纳达尔
2009年 费德勒
历届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名单
1987年 格拉芙
1988年 格拉芙
1989年 桑切斯
1990年 塞莱斯
1991年 塞莱斯
1992年 塞莱斯
1993年 格拉芙
1994年 桑切斯
1995年 格拉芙
1996年 格拉芙
1997年 马约莉
1998年 桑切斯.维卡里奥
1999年 格拉芙
2000年 皮尔斯
2001年 卡普里亚蒂
2002年 小威廉姆斯
2003年 海宁
2004年 米斯金娜
2005年 海宁
2006年 海宁
2007年 海宁
2008年伊万诺维奇
2009年 库兹涅佐娃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至1971年以来的历届女单打冠军名单:
历届温网男单冠军名单一览
夺冠年份 男单
2008 纳达尔
2007 费德勒
2006 费德勒(瑞士)
2005 费德勒(瑞士)
2004 费德勒(瑞士)
2003 费德勒(瑞士)
2002 休伊特(澳大利亚)
2001 伊万尼塞维奇(克罗地亚)
2000 桑普拉斯(美国)
1999 桑普拉斯(美国)
1998 桑普拉斯(美国)
1997 桑普拉斯(美国)
1996 克拉吉塞克(荷兰)
1995 桑普拉斯(美国)
1994 桑普拉斯(美国)
1993 桑普拉斯(美国)
1992 阿加西(美国)
1991 斯蒂希(德国)
1990 埃德伯格(瑞典)
1989 贝克尔(德国)
1988 埃德伯格(瑞典)
1987 卡什(澳大利亚)
1986 贝克尔(德国)
1985 贝克尔(德国)
1984 麦肯罗(美国)
1983 麦肯罗(美国)
1982 康纳斯(美国)
1981 麦肯罗(美国)
1980 博格(瑞典)
1979 博格(瑞典)
1978 博格(瑞典)
1977 博格(瑞典)
1976 博格(瑞典)
1975 阿什(美国)
1974 康纳斯(美国)
1973 科德斯(前捷克斯洛伐克)
1972 史密斯(美国)
1971 纽康比(澳大利亚)
温网历届女单冠军名单一览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至1971年以来的历届女单打冠军名单:
夺冠年份 女单
2008 大威
2007 大威
2006 毛瑞斯莫(法国)
2005 大威廉姆斯(美国)
2004 莎拉波娃(俄罗斯)
2003 小威廉姆斯(美国)
2002 小威廉姆斯(美国)
2001 大威廉姆斯(美国)
2000 大威廉姆斯(美国)
1999 达文波特(美国)
1998 诺沃特娜(捷克)
1997 辛吉斯(瑞士)
1996 格拉芙(德国)
1995 格拉芙(德国)
1994 马丁内兹(西班牙)
1993 格拉芙(德国)
1992 格拉芙(德国)
1991 格拉芙(德国)
1990 纳芙娜蒂诺娃(美国)
1989 格拉芙(德国)
1988 格拉芙(德国)
1987 纳芙娜蒂诺娃(美国)
1986 纳芙娜蒂诺娃(美国)
1985 纳芙娜蒂诺娃(美国)
1984 纳芙娜蒂诺娃(美国)
1983 纳芙娜蒂诺娃(美国)
1982 纳芙娜蒂诺娃(美国)
1981 埃弗特(美国)
1980 考利(澳大利亚)
1979 纳芙娜蒂诺娃(美国)
1978 纳芙娜蒂诺娃(美国)
1977 维德(英国)
1976 埃弗特(美国)
1975 比利-金(美国)
1974 埃弗特(美国)
1973 比利-金(美国)
1972 比利-金(美国)
1971 古拉贡
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前身称为美国国家男子个人冠军赛,首届比赛于1881年8月在纽波特的一家娱乐场所举行,当时只有美国国家草地网球协会的成员才有资格参赛,其中多数为
上流社会的富家子弟,因此赛事不可避免的被打上了休闲娱乐的烙印。纽波特在随后的34年中一直是这项赛事的主办地,也因此在这段时间中成为了美国网球运动的中心。
1887年,第一届美国国家女子单打冠军赛在费城的一家板球俱乐部举行,女双比赛于1889年正式加入。相比起其他比赛在美国全国各地轮流举办的模式,美国国家女子单打冠军赛相对来说是流动性最弱的,只在三地举办过赛事:费城板球俱乐部、曼哈顿西区的网球俱乐部以及纽约的美国国家网球中心。混双比赛是最晚被设置为美国国家网球冠军赛正式比赛项目的,直到1892年,才在女单和女双比赛进行的同时举办了首届比赛,到了1921年,又被调整到与男双冠军赛同时进行。
与其他赛事一样,美国网球冠军赛也在1968年进入公开赛时代,包括男单、男双、女单、女双、混双的五项冠军赛被合并为美国网球公开赛举办,第一届比赛被安排在纽约曼哈顿西区网球俱乐部举行,共有96名男子选手和63名女子选手参加了赛事争夺。
197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搬至纽约昆士区的法拉盛草地公园硬地赛场举行,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中心球场阿瑟-阿什球场,可以容纳多达23000万观众,1999年,原来的中心球场被命名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球场,作为2号球场举办半决赛和决赛以外的其他重要比赛。
作为东道主,美国网球选手在美网比赛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从70、80年代的康纳斯、麦肯罗,到90年代的桑普拉斯、阿加西,再到现在成为美国网球界新偶像的罗迪克,美国国家网球中心从来就不缺少来自本土球迷的欢呼声。相对来说,在两位网坛前辈埃弗特与纳芙拉蒂诺娃相继退出一线之后,美国女子网球却在本土经历了令人痛楚的10年,格拉芙、塞莱斯,甚至是萨巴蒂尼和桑切斯,都是她们难以逾越的阻碍,直到达文波特在1998年的胜利才宣告了这个尴尬10年的结束,而强悍力量型的威廉姆斯姐妹随后又撑起了为同胞姐妹争辉的重任。2003年比利时姑娘打破美国人的垄断,最后海宁获得女单冠军.2004年则是俄罗斯选手包揽了女单冠亚军.
美网历届男女单打冠军得主名单
年份 男单 女单
1989 贝克尔 格拉芙
1990 桑普拉斯 萨芭蒂尼
1991埃德伯格 塞莱斯
1992 埃德伯格 塞莱斯
1993 桑普拉斯 格拉芙
1994 阿加西 桑切斯
1995 桑普拉斯 格拉芙
1996 桑普拉斯 格拉芙
1997 拉夫特 辛吉斯
1998 拉夫特 达文波特
1999 阿加西 小威廉姆斯
2000 萨芬 大威廉姆斯
2001 休伊特 大威廉姆斯
2002 桑普拉斯 小威廉姆斯
2003 罗迪克 海宁
2004 费德勒 库兹涅佐娃
2005
2006
2007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