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江堰鱼嘴

(2023-05-21 20:55:25)
标签:

四川

成都

都江堰

鱼嘴

之一

分类: 旅游足迹
都江堰鱼嘴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素有“分四六、平潦旱”之称,并能使岷江总来沙量80%以上的泥沙(推移质和悬移质)从外江(岷江正流)分走,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17世纪)毁于战火。古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改“评事桥”,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原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鱼嘴
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桥为1974年重建,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 
都江堰鱼嘴
鱼嘴位置选择的科学性:在岷江上利用河心州的淤滩修建分水工程,可以将宽阔的岷江河道缩窄,将河道形势由宽浅式转化为窄深式,一方面有利于非汛期沱江口的进水,另一方面,利用凿开的宝瓶口将汛期的洪峰引进成都平原,可以最大限度地削减岷江洪峰对沿途带来的洪水威胁。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都江堰鱼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