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2023-05-22 16:47:24)
标签:

四川

成都

都江堰

飞沙堰

杂谈

分类: 旅游足迹
宝瓶口·飞沙堰

    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飞沙堰的主要功能:拦水、分洪、排沙。治水三字经中有“深淘滩、低筑堰”六字,“深淘滩”即指都江堰渠首内江大修期间飞沙堰对岸的凤栖窝淘淤,深至所埋“卧铁”露出来为止,而“低筑堰”即指飞沙堰的堰顶高程,目前为飞沙堰正中的堰顶高程为河床以上2.05米。“深淘滩、低筑堰”是相辅相承的,互为前提,保证过水断面,以确保宝瓶口的进水量。
    飞沙堰功能原理:洪期,岷江内江段洪水主流直冲飞沙堰对岸的凤栖窝山体,该山体形成的自然丁坝直接改变了水流方向,经过丁坝的强制作用,内江水主流直接冲向内江右岸的飞沙堰中心,由于水流较大,冲大于淤,水流在经过丁坝的强制转向后大部分能量并未得到释放,水流越深,能量释放越难,深层水带着巨大的水能同沉积在该段的推移质(卵石等)进行搏击,最终将卵石等推移质挑向对岸的飞沙堰,水能在搏击的过程中能量得以释放,同时飞沙堰的强排沙功能在此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据都江堰渠首原型观测,直径近2米的卵石均能通过飞沙堰排入岷江正流,这样就保证了进入宝瓶口的水流夹砂石量相对较少。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据《史记•河渠书》载,“……于蜀,蜀守冰凿离碓(古堆字),辟沫水之害。”“穿二江于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至于所过,百姓飨其利,旱则引水灌溉,雨则杜塞水门,于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也。”
    李冰凿离堆建宝瓶口,“辟沫水之害”,将岷江洪峰引走,从而削减了岷江沿岸的洪水压力,同时,“开二江于成都之中”,将岷江水引进缺水的成都平原,“百姓飨其利,旱则引水灌溉,雨则杜塞水门,由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游客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能看到的这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
飞沙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都江堰鱼嘴
后一篇:二王庙(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