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广州大佛寺之三
纵观大佛寺千年历史——时盛时衰,有兴有废,在劫数难逃时刻,往往有善缘护持,力排业障,使寺院得以保存,慧灯方可续焰。大佛寺不但在弘扬佛法,振兴祖道作了贡献,在革命历史上也留下极其光辉的一页。1993年,广州市政府公布大佛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众弟子也为之额手称庆。
1996年3月,中国佛学院学士、青年僧人耀智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大常委,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进院接任住持,担当起扩展弘法利生、中兴佛教丛林、开拓慈济事业的光荣使命。
在弘法利生,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耀智大和尚于2000年创办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大佛寺分馆”,成为全省首个宗教类图书馆,并对外开放。于2003年5月18日创办“海螺梵乐艺术团”,并长期赴邀至全国各地巡演。于2008年创办双月刊《如是雨林》,作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大佛寺佛教分馆馆刊,已成为中国佛教界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并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自2009年始,每年定期举办读书节活动和禅修活动并亲自指导。开设念佛团、老人共修班,成立“临终关怀助念团”等,都已发展成为大佛寺文化品牌。并长期为海内外佛教界人士及专家学者、在家信众宣讲“禅与幸福人生”系列专题讲座。
在中兴佛教丛林,加强现代化佛教寺院建设管理方面,耀智大和尚2001年收回广州市白云山东麓祖师塔院历史用地,重建“大佛寺佛世山庄”,安置历代祖师灵骨。重新修订寺院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大佛寺各项规章制度汇编》,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道场庄严、如法如律。于2010年启动大佛寺扩建工程,致力于打造“广州市佛教文化中心”。
2015年9月,耀智法师作为团长带领广州市佛教界依次巡礼了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四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传统佛教兴盛地区,探访经典人文与佛教胜迹二十余处,顺利开展了朝圣、考察、交流、参访及法会等丰富多元的活动,广泛学习东南亚佛教的道场建制和管理经验。2015年11月,参访团巡礼了尼泊尔和印度佛教胜迹,并开展考察、交流、参访及供千僧祈福大法会等活动,加深和巩固了中国佛教界与尼泊尔、印度佛教界的传统友谊。2015年12月,参访团专程参访斯里兰卡,与斯里兰卡佛教界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并联合科伦坡菩提寺在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举办供千僧祈福大法会。
1996年3月,中国佛学院学士、青年僧人耀智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大常委,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进院接任住持,担当起扩展弘法利生、中兴佛教丛林、开拓慈济事业的光荣使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