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信仰吗?
如果这里所指的信仰仅仅停留在目标层面上的话,那么根本不值得回答,因为逐利性永远是企业的本性。
如果从价值观的层面上来说,企业仅仅作为一个盈利机器已经不足以令人尊敬。在更加宽泛的范围内,企业是社会的一个主体,是被放大了的“人”,企业行为同样
要纳入一种社会规范,以发挥企业更大的社会价值。价值之于企业,不仅意味着股东、雇员、消费者、供应商权益,更要求它对本地环境、资源、社会可持续发展方
面都有所贡献。
这种超越了单纯的利润目标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价值观和人的价值观一样都是不断演变的,50年前主流的企业价值观毫无疑义都是盈利为本。而1990年代开始,企业社会责任开始成为一种新的运动,
在全球扩散。主流的跨国公司开始实施一系列的社会责任政策,推行到供应链,引起企业认知和行动上面貌的革新。
去年,东莞有一家玩具公司被一份研究报告所击溃。这份国际非政府组织撰写的报告披露,这家公司是典型的血汗工厂,工人在极其简陋的作业环境做工,住残破拥
挤的宿舍,经常加班,不能保证足够的休息和薪水。这样的工厂对中国人来说司空见惯,但是引起国际上从消费者到采购商的一致抨击和抵制,他们不愿意在消费每
个玩具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出血汗工厂的惨状。
这种“于心不忍”,便引发最低层次的社会责任,采购商要求生产商必须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和雇员待遇,达到一定的指标,否则断绝供应链关系。生产商要生存,能不允诺?
有人惊呼,这是西方人权在经济领域的渗透。就算如此,倒是要欢迎的;经济问题泛政治化才是危险。
高层次的企业责任运动,基本都是大公司推动,进行各种社会改良。在企业内部及企业间,诸如雇员培训和可持续发展,公平竞争等;在企业外部,设立基金推动环保、社区、教育等公共领域的改善。
企业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而成为社会话语权的强者(不说话语霸权吧),在社会责任上的努力,都足以比任何其他非政府倡导的同类活动要富有成效。
大公司的企业责任运动有个过程。以美国为主要发祥地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于1960年代开始汹涌而出。那是社会意识觉醒和价值多元的年代,各种意识碰撞后
沉淀下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因而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和运动方向。企业社会责任也是如此。美国于1999年设立“国务卿卓越企业奖”,旨在嘉奖那些在海外
担当良好企业公民的跨国公司,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美国公司,无不以之为荣。
几天前,21世纪报系评选第二届中国的企业公民。自从去年开始倡导以来,主流企业家响应热烈,今年的颁奖礼大腕云集,也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勃发的例证。
看看所有获奖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公司,无不把得奖看作社会对企业价值的认定。颁奖时刻,看着企业家在台上的演讲,真是“满口仁义道德”。这样的场景已是很大
的进步。多年来,我们见到数不尽的百强榜、百富榜、高成长企业榜,都是单向度强调企业的增长和获利,尽管这是企业应有之义,也是看多了,腻味了。企业家群
起大讲社会责任,何尝不是一种大进步?
尽管有企业家当下坦告,企业社会责任说到底还是要以企业的长远利益为旨归,不做毫无回报的社会投资,这也是清醒的认识。
另一个要清楚地问题是,企业责任不能止步于此。尽管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展了企业责任措施,但是系统地把它当作一种信仰来指引的,似乎不多。冠盖散尽之后,脚
步还需前行:把社会责任内化到经济规范,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指标而不是独立于经济活动之外,那才是长久的可持续。即是说,社会责任不再是外来的东
西,而是经济运行本身的要素。
如何内化呢?欧美有一些创立企业社会责任指数的做法。美国有一个道琼斯可持续指数,主要度量可持续发展公司的财政表现。即使说,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已经像
工业股、蓝筹股的分类一样,成为一个板块。这样的分类,无疑为助长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
英国金融时报的富时良好指数系列,主要衡量达到认可社会责任标准的公司的表现,功能类似于道琼斯可持续指数。日本也有类似做法。
单纯的百强榜已不再耀眼,企业公民奖无疑将社会对企业价值的认知提升到新的高度。社会责任良好的公司,无疑因此而在形象和品牌上受益;社会责任逐渐演变成公司的无形资产。
社会责任如能变成企业的自觉,成为价值观和信仰,那么,它也是企业的竞争力要素。
珠三角的很多制造企业这两年大量流失劳动力,造成紧缺,一定程度上说,是用工环境的恶化使然,包括:工资水平近10年来涨幅微小,生活条件长期低下,社会
角色认同度低,社会交往无法满足,等。去年开始,开工不足之下,大批企业猛醒,开始掏腰包改善,然而已经太迟。劳动力低成本成为国家的竞争因素,短期看足
可以来,长期看是畸形。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但是要让所有的企业大唱社会责任的卡拉OK,似乎也不现实。改善雇员待遇和培训,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环保,杜绝商业欺诈和腐败,这些无疑都在冲击经营者既有的商业思维和成本控制定势。这需要时间。
硬生生在脑子里植入一种新的信仰,更需要时间,尽管这种信仰无疑是值得崇仰的。
“需要时间”无疑是无望不胜的最好的托辞。
电影里总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逃不掉的。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