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分群”式企业的特质
(2005-12-01 22:26:47)
在一个新兴市场,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现象:某某著名公司的高管从公司拉了一帮人出走,自立门户,做着跟原有公司相近的业务,成为有实力的新的市场玩家。
这种现象,是港湾网络之于华为的故事,是蒙牛之于伊利的故事,是所有那些在“黄埔军校”式公司卖过命后,自己出来干革命的人创立的公司的故事。
如同蜜蜂分群,当种群繁衍到一定程度,必定有后来者自立为蜂王,带领自己的追星族离开老巢,到外面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
两年前,我写过一个文章,叫《企业无性繁殖》,讲的大概是同样的道理。当时,蒙牛、港湾等企业正崭露头角,引无数资本竞折腰。
为什么“蜜蜂分群”式企业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先看看在哪些情况下不会分群出优秀的企业吧。
1、摆水果摊的不算。摆水果摊的,纵然分拆出十个摊子来,也还是水果摊。那种既没有技术含量又丝毫没有进入门槛的行业,人人都能做,注定分散而规模小家子气,产生不了一枝独秀的公司。
2、鸡蛋不会孵出凤凰。在平庸的公司里,难以创生能够孕育卓越公司的企业家精神气质、创新精神和独特商业模式。当平庸化入DNA,平庸就成了命运。
3、愚忠的老臣将化为一地朽骨。追求上进者,必定有一天遇到升迁上线。公司里能人无数,群龙翻飞,但最高首领只有一个。若甘愿一直恭身事之,最后只剩下风烛残年,告慰谁去?
所以,“蜜蜂分群”式公司,从那些伟大的“黄埔军校”式公司产生,由富于挑战精神、永不满足、具有创新气质的企业家来领导。
仅仅这些并不意味着必然的胜利。还需要在一个上升的市场空间或新兴市场里。僧多粥少肯定撑不了多久。新蜂群和老蜂群各安所归,一定是因为花蜜多,不会导致
两只蜂大跳八字舞的指向都是孤零零的同一个花朵。“分群”出来的公司和老公司能相忘于江湖,肯定是因为江湖足够大。
只有伟大的公司,它在行业乃至商业里的地位和势能,必定造就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供应链伙伴体系,独步江湖必定有过人之处。
虎父无犬子。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出来新创的公司,已具备承担大任的气质和DNA。
蜜蜂分群年年发生,而优秀的“蜜蜂分群”式企业又能有几个呢?因其少,才显商业不易,才显企业的“蜜蜂分群”式创生对于商业的意义。
商业拟态,之二。
(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