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晴川阁藏品赏析•沙孟海行草匾额《万世蒙泽》

(2012-12-18 21:20:40)
标签:

杂谈

http://s5/mw690/3f0b30214d1206eb5d7c4&690
    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浙江鄞县人。1922年,沙孟海在上海做家庭教师期间,接触到康有为、吴昌硕等,对以后沙孟海的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深远影响。沙孟海长期从事书法篆刻的研究与创作,解放后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省书协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职。著有
《印学史》、《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真行草书集》、《兰沙馆印式》、《中国书法史图录》、《沙孟海论书文集》等,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沙孟海还是高等书法教育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20世纪的书坛人士多以“碑帖融合”为圭臬,但是最终在外形与内蕴方面臻于碑帖融合、酝酿无迹之化境者,屈指可数。沙孟海书法广采博收,最终以碑帖融合手段逐步陶冶成雄浑博大、粗犷豪放的风格,雄峙书坛,铸成现代书法史上的一段辉煌。

沙孟海的榜书几乎独步当代,无人可敌。观赏者完全可以参照其他文艺领域的经验触类旁通——项羽绝唱“力拔山兮气盖世”、东坡故事所谓“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辛弃疾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陆游句“老蔓缠松饱霜雪”等,均可移来比况其书。《万世蒙泽》匾额既是一件杰作,也是沙孟海代表风格之作。作者沉着挥洒,胸存钜镬而又随心所欲不逾钜,谈笑指顾间旗鼓开张,造就威仪赫赫、雄浑峻拔之气象。启功在谈及沙孟海书法时说:“使我最敬佩处是无论笔的利钝,纸的精粗,人的高低,好像他都没看见,拿起便写,给人以浩浩落落之感。”此件杰作,验之信然。

此外,此作尚有不少细节,值得玩味。例如,假如将“万世”与“蒙泽”拆为两个单元,则两单元稍见不同:“万世”内聚,蓄势而待发;“蒙泽”开张,舒展以尽兴。再逐层细读下去,“万”、“世”二字又存大小之别,“万”大“世”小,差距达倍数之巨;“蒙”、“泽”二字,重心存上下参差,“蒙”上“泽”下,一耸峙一蹲踞,竟成相反相成之错落对比之势。这些都说明大师之杰作在阔大境界与粗犷风格之下仍然兼顾到了细节的精美。“书坛泰斗”之誉,岂浪得也欤?

                                                                                   (许伟东)

 

(本文发表于《墨舞晴川》画册,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