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及制板预习思考题
(2014-10-10 10:46:22)
标签:
有机化学实验 |
1.柱色谱对吸附剂要求是什么?
答:它不溶于所使用的溶剂,与要分离的物质不起化学反应,也不起催化作用等。
吸附剂表面积大,颗粒大小均匀,最好是无色的,以便于显色及辨认。
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颗粒度。
2.柱色谱为什么极性的组分要用极性大的溶剂洗脱?
答:因为根据物质结构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大的物质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大的溶剂易取代被吸附的物质。因此极性大的组分要用极性大的溶剂才能洗脱下来。若用极性小的溶剂则难以洗脱。
3、柱色谱在洗脱和分离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答:要持续不断地加入洗脱剂,并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在整个操作中应注意不使吸附剂表面的溶液漏干。一旦柱面溶液流干后再加溶剂,易使柱中发生气泡和裂缝,影响分离。
4、柱子中若留有空气或填装不均匀,会怎样影响分离效果?如何避免?
答:柱子中若留有空气或填装不均匀,会影响渗滤速度和产生参差不齐的色谱带,分离效果很差。
为了避免柱子中产生空气或填装不均匀,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装柱之前,应将棉花用溶剂润湿,否则柱子会有空气泡。
向柱子中倒入溶剂约为柱高3/4处,打开活塞,控制流出速度(1滴/秒)。然后慢慢加入吸附剂,用木棒或带橡皮管的玻棒轻轻敲打柱身下部,使填装紧密。
5.在一定操作下,为什么可以利用比移值来鉴别化合物?
答:因为同一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的比移值是相同的,但必须严格控制条件,才能得到重复和可靠的结果。
6.在混合物的薄层色谱中,如何判断各组分在薄层上的位置?
答:有两种方法:
1)把标准溶液和样品点在板上,比较它们的高低,判断各组分;
2)根据化合物的结构,极性大的组分在下面,极性小的在上面。
7.展开剂的高度超过了点样线,对薄层色谱有何影响?
答:若展开剂的高度超过了点样线,样品就会被展开剂溶解,当紫外线在254纳米的照射时,斑点就会消失,达不到分离与鉴别的目的。
8. 为什么纸色谱点样点的直径不得超过3
mm?
答:如果点样点的直径超过3 mm,比移值差别比较小的两个斑点容易重叠,难以分离。
斑点过大或样品量过大容易拖尾,使样品中的物质难以分离。
9. 手拿滤纸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色谱缸为什么要密闭?
答:只能拿滤纸的侧面,或者只能拿滤纸的最上端。因为人手上的汗液中含有氨基酸,会污染纸面,影响测定结果。
色谱缸密闭,才能在展开剂的上方形成展开剂的饱和蒸汽,保证滤纸上吸附水分,形成稳定的水膜固定相,有利于组分的分离。
10. 上行展开时,样品点为什么必须在展开剂的液面之上?
答:如果样品点在展开剂的液面之下,样品点就会被展开剂溶解,从而,样品无法展开,还会污染展开剂。
11. 作原点标记能否用钢笔或圆珠笔?为什么?
答:钢笔或圆珠笔中含有有机物色素,会影响样品的分离和干扰实验结果。
12. 点样品时所用毛细管为什么要专管专用?
答:避免样品的交叉污染。
13、纸色谱的展开剂中,为什么要含有一定比例的水?纸色谱的展开为何要在密闭的容
器中进行?
答:纸色谱展开剂中含一定比例的水是作为固定相,使混合样品中各组分在水相和有机相的溶解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展开可以防止流动相挥发,使展开剂的组成在展开过程中保持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