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哲彬
(一)银行的工作效率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有很多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人内心相当焦虑。我朋友小胖那厮就在此列。九月底,央行提高了第二套住房的贷款门槛,把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四成以上。
在我们的记忆中,这还是金融系统第一次出台如此严厉又如此宽松的房贷首付政策。说它严厉,是因为提高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足令行业为之震动;说它宽松,是因为央行把实施细则的制定权限下放给了各家商业银行。于是,各家银行在经过一番观望、比较、论证之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相继出台了自家的实施细则,可谓是“各弹各的调儿”。
我知道一个多月以来,有很多购买第二套房的人刚好卡在那里,很是着急。但是,公正地说,其实银行的工作效率比房地产部门快多了。想一想吧,我们的房地产主管部门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也没有把“90/70”的政策细化,让行业苦等半年,从而耽误了多少楼盘的审批和上市啊!更有甚者,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房地产主管部门也没有对“普通住房”作出科学合理的概念界定。
(二)用公积金去炒房
央行出台新政的用意,是抑制房地产投资,抬高第二套房的购买门槛,奇怪的是,央行对利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房并未进行限制。难道利用公积金购买的第二套房就不是第二套房了吗?比如,一个人曾经利用商业贷款购置过住房,如今在新政实施后,他再利用公积金贷款去购置第二套住宅进行投资,这难道就不算投资了吗?
尽管公积金的贷款额度有限,不适于购买大面积的豪宅,但是,恰好是那些小面积的普通住宅才是投资客看好的香饽饽。小胖已经决定利用自己的公积金贷款去投资一套小户型。同时,与小胖有着共同想法的人似乎不在少数。
(三)不要乱泼脏水
北京市发改委负责人日前披露,今年10月份,北京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5.3%,已经连续6个月涨幅超过两位数。两位数的增幅意味着什么?
或许,老百姓对以上的官方披露的所谓科学数据感触不深,他们只知道,北京五环内的住宅均价已经达到13000元,每个月住宅单价还会至少上涨1000余元甚者3000元,而且,你稍一犹豫的当口,房子就卖没了。
我们不止一次听到曾经有房产部门的负责人无视楼市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而强调是开发商哄抬和炒高了房价。由此,我的朋友小胖想到一个问题:在任何市场条件之下,好像还从来没有哪个主管部门把稳定市场价格的希望寄托在商人的自觉性之上。商人又不是你圈养的宠物,干嘛要听你的!
既如此,你为什么责怪开发商抬高价格呢?须知价格不仅是商人牟利的工具,更是调节供求关系的杠杆儿,也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问题的关键是主管部门要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努力规范市场、引导消费和改善供求关系,而不是把满盆的脏水到处乱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