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房地产市场上的“四大恶人”

(2007-07-23 14:49:15)
 

 

 

□   杨哲彬

  北京的小产权房近来相当火爆。按说,小产权房是不折不扣的非法项目,但它又是那样便宜,充满诱惑力。从这个层面看,小产权房的属性无异于罂粟,是一朵盛开在楼市中的恶之花。而这朵恶之花的催生,或许与“四大恶人”有关。

“第一大恶人”

  就在小产权房受到购房者追捧的同时,在开发商中也出现了土地拼抢高潮。如果说小产权房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那么,开发商奋不顾身高价抢地的举动,恰恰说明了土地的稀缺。

  日前,北京市小小的两块限价房用地对外招标,便引得众多房地产大腕儿纷纷策马飞奔而来,华润地产在小营地块和红狮涂料厂地块投标中,分别抛出5.9亿元和6亿元的高价,令全场惊诧。据说,华润这样的实力型开发企业,手中也只剩一块土地储备。土地供应量的短缺,令大批开发商已经近乎发狂。正是土地的短缺,使得住宅供应量严重不足;正是土地的短缺,使得住宅价格一路暴涨。

  土地的短缺,是北京房地产市场上的“第一大恶人”。

“第二大恶人”

  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一直相对混乱。这一持续多年的顽疾终于在市场全面进入短缺阶段之后,成为房价暴涨的帮凶。多年来,北京市主管部门一直没有形成一套相当清晰的预售标准。有的工地尚未挖坑,便快速拿到了预售证;而有的楼盘已经封顶,开发商却迟迟不愿领取预售证,因此,楼盘何时上市,长期以来完全取决于开发商的主观意愿。至于无证销售、有证不售、高价捂盘、变相认购(发放VIP卡等)、炒卖房号、雇人抢购等不良手法更是屡见不鲜,当然也包括小产权房的恶意销售。上述手段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原本就严重不对称的市场供需关系,更加倾斜。

  市场秩序相对混乱,是北京楼市的“第二大恶人”。建议北京市向深圳市学习,开发商学习深圳同行的先进开发理念,主管部门学习深圳主管部门的管理作为。最近深圳市推出了一整套继续优化市场秩序的举措:包括楼盘价格公示制度、严禁变相认购(发放VIP卡等)。

“第三大恶人”

  北京房地产市场上的“第三大恶人”,是供应结构失衡。

  户型面积普遍偏大;产品类型不够丰富,中低端产品稀缺;三环与四环路内可供开发普通住宅的用地越来越少。若干年前,便有专业人士把北京楼市存在的上述问题概括为“有效供给不足”。北京市相关部门在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方面,显然有失作为。例如,在90/70这一政策的执行上,北京市表现得超乎寻常的犹疑和含糊,而深圳等城市已经明确规定90/70这一政策必须落实到单个楼盘。然而,北京今年入市的新盘,完全实施90/70政策的却不多见。当然,多年来,对保障性住房的开发热情和支持力度也不够,无视庞大的市场需求,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比例反而逐年减少,并在经济适用房的管理和销售方面走过较长的弯路。今年尽管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开发方面有所加强,但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供应。

“第四大恶人”

  有目共睹,北京的住宅二手房市场一直欠活跃,这固然与北京二手房的产权性质复杂性相关,但也存在管理机制落后的原因。与市场十分活跃的上海市相比,北京的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可谓是微乎其微。特别是近三年来,在因为供应不足而导致的房价暴涨之下,政府对楼市的基本判断失误,从而下大力气限制二手房的交易行为,课以重税。此举不仅抑制了二手房市场的活跃,也几乎使所有税费全部被转嫁到买方身上,进而推高了房价。

  主管部门对二手房交易行为的限制不当,是北京房地产市场上的“第四大恶人”。

“四大恶人”不除,北京楼市高烧难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