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作与评论》“80后文学大展”之甫跃辉

(2013-01-22 11:47:03)
分类: 创作与评论80后文学大展

《创作与评论》“80后文学大展”之甫跃辉

 

主持人语

 

谢有顺  李德南

 

原来的中文系,一直有一个传统:注重培养专家、学者,而不是培养作家。很多中文系的教授过去也倾向于认为,作家是不能培养的,但最近几年来,由知名作家参与,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开设文学写作或创意写作专业,开始成为一种潮流。率先接受这种写作教育的,比如像甫跃辉、文珍和张怡微等等,则大多是一些“80后”。

学院式的写作训练,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写作固然要依赖天赋、灵感和生活经验,尤其是童年的生活印记,往往对一个作家日后的写作类型与格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如果没有写作技巧、方法上的长足准备与训练,没有文史哲各类著作的熏陶与滋养,而完全是凭直觉行事,作家的写作,也难以持久,更难以有大的气象。

就此而言,本期推出的青年作家甫跃辉,是一个很典型的个案。甫跃辉是云南人,生于1984年,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最近几年,他先后写下了《巨象》、《动物园》、《苏州夜》、《少年游》等一批颇具分量的小说,受到文学界和批评界的关注与肯定,先后获得了第十届华语传媒大奖年度新人提名奖、第二届郁达夫小说奖、《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等奖项。他的写作,在叙事上训练有素,笔法老到,能用不同的手法来处理自己的时代经验和文学想象,也有对文学传统的自觉传承,较好地处理了“变”与“不变”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对甫跃辉的创作进行梳理,我们还特意邀请了康凌、金理、杨荣昌三位青年批评家来写作评论。康凌、金理都是复旦大学的博士或教师,既是甫跃辉的校友,也是在生活中互有来往的好朋友;杨荣昌则是云南省的青年批评家,甫跃辉的同乡。他们对跃辉的为人与为文都较为了解,所写的评论,亦有“知人论世”的味道。康凌、金理合作的《甫跃辉的创作流变》一文,从文学史的角度仔细辨认甫跃辉的所来之路,梳理其小说创作的重要面向,视野开阔,文本分析体贴而细腻;杨荣昌的《雕镂时代的心灵——甫跃辉小说论》一文,则主要是结合甫跃辉的人生经验,对他的创作进行代际定位和主题归纳,为我们理解甫跃辉的小说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路径。

                                     

 

《创作与评论》20131月号(上半月刊)目录

卷首语

这也是一种期待——《创作与评论》改为一月双刊寄语 谭仲池

现场

日夜书(长篇小说节选) 韩少功

文学之惑 韩少功

话说韩少功 聂鑫森

重新打开记忆之门——韩少功《日夜书》对知青经验的反省 刘复生

在仰观深察的叙事里展开诸多纵深探究——韩少功长篇新作《日夜书》阅读札记 舒文治

时代情绪的诗兴书写——以韩少功《日夜书》为中心 廖述务

新锐

主持人语 谢有顺 李德南

杀人者(中篇小说) 甫跃辉

甫跃辉的创作流变 康凌 金理

雕镂时代的心灵——甫跃辉小说论 杨荣昌

小说

小说三题(中篇小说) 姜贻斌

天黑请回家(中篇小说) 杨逍

漫笔

爱与灵感激情的共振和飞扬 谭仲池

此君一出天下暖 诸荣会

诗语

李少君的诗 李少君

谁谓古今殊 异代可同调——论李少君诗歌写作中的传统意识 雷武铃

聂沛的诗 聂沛

妄想与天空——聂沛诗集《天空的补丁》读后

艺苑

雕刻时间的光影——《时间过客》系列摄影作品创作心灵印记 谢子龙

生命古老而新鲜 何立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