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二)

(2009-05-18 08:34:04)
标签:

杂谈

分类: 寻美之旅(文学评论)

多元价值观念的弘扬

   

既然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每一种生活亦然,那么,我们该接受怎样的文化,该过怎样的生活?以梭罗为例,商业文化也有它优点,那么梭罗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它的熏陶,而是跑到瓦尔登湖,过农耕式的生活?流连于“文明社会”的人,又应该怎样看待梭罗的生活方式?

梭罗的回应是:多元选择。

在《经济篇》中,梭罗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有些人说我这个生活方式怪僻,虽然我根本不觉得怪僻,考虑到我那些境遇,我只觉得非常自然,而且合情合理呢。

 

同样是在《经济篇》中,梭罗对他的境遇作了具体解释。身在瓦尔登湖的时候,“我仅仅依靠双手劳动,养活了自己……每年之内我只需要工作六个星期,就足够支付我一切生活的开销了。”而在文明世界的时候,梭罗在讨生活上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他说:“我曾经全心全意地办过学校,我发现得到的利益顶多抵上了支出,甚至还抵不上,因为必须穿衣、修饰,不必说还必须像别人那样来思想和信仰,结果这一笔生意损失了我不少时间,吃亏得很。由于我教书不是为了我同类的好处,而只是为了生活,这失败了。我也尝试过做生意,可是我发现要善于经商,得花上十年功夫,也许那时我正投到魔鬼的怀抱中去。”

从梭罗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离开文明世界,对这一世界的某些制度不满是原因之一,从自身的个性气质等出发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原因之一。梭罗并不是适应商业世界的规则,也难以认同这些规则。与身处文明世界相比,梭罗倒是觉得,生活在人迹罕至的瓦尔登湖更自在,更充实。

从自身的境遇出发,梭罗提出了多元的价值观念。比如,有的人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享受丰盛的物质,有的侧重精神享受,为了灵魂层面的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梭罗就属于后一种,他说:

 

因为我对某些事物有所偏爱,而又特别的重视我的自由,因为我能吃苦,而我又能获得些成功,我并不希望花掉我的时间来购买富丽的地毡,或别的讲究的家具,或美味的食物,或希腊式的或哥特式的房屋。如果有人能毫无困难地得到这一些,得到之后,更懂得如何利用它们,我还是让他们去追求。

 

梭罗的这种多元价值观念的弘扬,意义是非常大的。的确,在一个社会当中,应该允许有人以成为医生为职业目标,想要成为一个律师也是合情合理的,一个人甘愿做流连于山水之间的诗人其实也未尝不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被某种单一的价值观念所束缚。我们只能成为医生或者律师,试图成为一个诗人是要挨骂的,就如同在当下的中国,大多数人只认为从政和从商才是有意义的一样,做什么事情都是一窝蜂似的。很少有人能认真地思考一下梭罗提出的疑问:“人们赞美而认为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中的这么一种。为什么我们要夸耀一种而贬低另一种生活呢?”

在书中,梭罗还提到,有一个拥有房产和地产的年轻人曾告诉梭罗说,他愿意过梭罗式的生活。对此,梭罗回答说,他并不愿意任何人出于任何原因而采用他的生活方式。“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而不是采用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

总之,要允许多元的价值观念的存在。

 

回到生活本身的主张

 

梭罗主张多元的价值观念,而这绝不意味着他是犬儒主义的。对生活,对人及其行为,他并不是无原则地认同,而是有原则高度地去评判,去引导人们进行思考。因此,梭罗在主张价值多元的同时,又指出人不应该把生活“建筑在纯粹幻想的基础之上”,并指出人应该学会反思生活。

反思生活,就是要追问生活本身,追问什么构成了生活,追问生活的意义何在。梭罗的追问,是从“生活必需品”开始的。“所谓生活必需品,在我的意思中,是指一切人用了自己的精力收获得来的那种物品:或是它开始就显得很重要,或是由于长久的习惯,因此对人生具有了这样的重要性……生活之必需品可分为: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除非获有这些,我们是无法自由地面对真正的人生问题的,更无法展望成就了。”

梭罗一方面强调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反对奢侈、浪费。他认为,大部分的奢侈品非但没有必要,还会对人类的进步造成很大的妨碍。在经济篇当中,他分别针对人在穿、住、吃等方面的奢侈行为进行了批判。

以穿为例,梭罗认为,穿衣服的宗旨有两个,一是维持生存必需的体内热量,二是在社会环境中遮蔽裸露的躯体。如果满足了以上两个目标,那么人们可以把目光转向其它的事物,例如良心的健全,精神的自由。可是在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大家往往根据衣着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尊贵:穿名牌衣服的,带名贵首饰的,就是尊贵之人。这就陷入了梭罗所说的怪圈:“人们关心的并不是真正应该敬重的东西,只是关心那些受人尊敬的东西。我们认识的人很少,我们认识的衣服和裤子却怪多。”在今天,这种情况更是严重。如果说,从前的消费还大多和衣服的质量、成本相关,今天的消费则往往是关乎服装的符号意义。比如,我们的先生们购买七匹狼的衣服,首先考虑的,就是七匹狼这个牌子(符号)。我们的女士们购买LV的手袋,首先看重的,也是LV这个牌子(符号),然后考虑它是否是限量版的,是新款还是旧款。今天的消费乃是一种符号消费,在这种消费里,名牌就是价值本身。

梭罗说,“穿在我们最外面的,常常是很薄很花巧的衣服,那只是我们的表皮,或者说,假皮肤,并不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言下之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应该更多地和这个人的内在精神相关联;生活的意义,也不仅局限于物质本身。可是大家并不能——至少很难——领会这一点。因此,我们离本真的人越来越远,我们离本真的生活也越来越远,我们越来越不清楚在世的意义究竟何在。

 

有收获的阅读

 

学者李泽厚曾依据人的审美能力,将审美划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耳目之悦,在于感官愉快;心意之悦,在于洗涤心灵和意识;神志之悦,则关乎人的整个生命境界,意味着作者的哲思不落痕迹地融化在读者的生命中,成为读者内在精神的一部分。

就审美效能而言,薄薄的一本《瓦尔登湖》,是能满足以上三个审美层次的需要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我在文章的开头,我曾引用过哈丁评论《瓦尔登湖》的话。他所说的几种读法,大抵是从低到高来排列。如果遵循哈丁的说法,阅读的最高层次,便是读出《瓦尔登湖》作为一本“圣书”的意义。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单需要读懂这本书,还需要读懂梭罗的政论,包括《消极反抗》在内的政论。最为重要的,是读懂梭罗本人。

当然,这些可能都还不够,对于《瓦尔登湖》来说,要真正领悟它的奥秘,也许是太难了。可是我相信,不管是初读还是重读,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去阅读这本书,我们都会有所得。

                                   2009-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