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业不该被门票经济“绑架”

(2013-03-28 11:52:00)
标签:

财经

旅游业不该被门票经济“绑架”

                                                  

    “游凤凰古城的免票时代就要终结了!”近来,凤凰旅游的门票“新政”引发网友热议。湖南省凤凰县不久前对外公布,从410日起,对现有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实施调整,变“凭票进入景点”为“凭票进入景区”,这意味着今后游客进入凤凰古城多了一道148元的“门槛”。

    其实,加收景区门票在多数民众看来并非稀罕事儿,似乎在中国“旅游业”与“门票经济”始终都是一奶同胞。有关数据显示,在中国许多著名景点,门票收入均已成为最大的经济收益,有些知名度较高的景区,其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达50%以上,个别甚至高达90%以上。中国门票的平均水平占人均GDP的比例接近1%,堪称世界第一。在此语境下,难怪中国旅游研究院曾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9成网友认为景区门票“太贵了,门票支出已经严重影响旅游热情”。

    诚然,从温饱逐步过度到小康的中国百姓,早已不再满足物质享受,他们开始相继追求起精神上的慰藉,而旅行则成为多数人首要的减压方式。为满足渐渐庞大的市场需求,各地政府也纷纷将目光盯在了发展当地旅游业上。事实上,发展旅游业的初衷本无错,但问题是如何发展。是仅靠提高门票来增加收入,还是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提升,进而实现推动文化产业的进步,这才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有研究表明,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其对饭店业贡献率超过90%,对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若从长远角度考虑,门票经济虽激增了部分收益,却降低了旅游业的长期利润。譬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门票的收入只占公园全部收益的6.7%,但极低的票价背后隐藏着的则是吸引游客流连忘返产生的巨大消费。显然,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旅游业都是靠开发周边产业、完善服务来吸引游客的。这些国家的旅游点也大都遵循自然景观免费,人文景观低价,游乐景点合理收费的原则。

    笔者觉得,中国的旅游业不该被门票经济“绑架”。当愈来愈多的景点设置“票价门槛”并逐年水涨船高时,也就意味着旅游收入陷入单一化的歧路。不只凤凰古城,中国的很多景区都应转变门票经济的固有思路,学会舍“小钱”盈“大利”的利益链模式。同时国家也需从提升国民福利、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在立法层面着墨,不妨对景点、公园门票等方面设定相关法规。(王诗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