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须变“盯住价格”为“盯住价值”
据笔者多年观察发现,股市涨落与炒股人心情有着某种正相关关系,即当股市走高时,绝大多数炒股人心情爽朗工作劲头积极,而一旦股市调整或下挫,则会表现得郁郁寡欢难以集中精力。就拿近段时间来说,笔者周围不少依旧重仓或满仓的友人,在沪指下破2319点那天,个个表情发“囧”愁眉不展,而随后几天伴随着沪指的反弹,愁容才渐渐舒展。不难看出,对于绝大多数股民而言,自开户炒股那天起,每天最为关心的便是“价格涨跌”,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价格交易者。然而,到头来即便每日跟着股价起落而揪心,即便花费了大量心思寻觅“消息股”,也最终没能盈利,甚至还依旧徘徊在扭亏的路上。
事实上,盈利看上去虽遥不可及,实则却并不难实现,只是多数人所遵从的方法不对。在此,笔者举一个例子,这也是巴菲特曾在《致投资者的信》中所讲的故事,话说在1626年,印第安人以24美金的价格卖掉了曼哈顿岛,而他们当年无法预知现在作为美国金融中心的曼哈顿岛十分值钱。如果彼时他们将24美金做一个投资管理,每年的复合增长率是6.5%的话,到巴菲特写这封信的1964年,过去了338年,收益会高达420亿美金;而如果每年的复合增长率是7%,收益则会达到2050亿美金。只是每年增加0.5%,420亿美金就变为2050亿美金。不难看出,如果把复利的“滚雪球理念”作为家族的传统代代相传,一笔小钱到几代人之后都会是非常惊人的,而巴菲特的成功便在于看准之后的长期坚持。
也许有投资者会说,我没有巴菲特的远见,而即便有的话在中国的股市也不一定适用于这种跨越几代人的持有。的确,不可否认现如今的股市中几乎很难完全效仿巴菲特的成功,但我们却可以变“盯住价格”为“盯住价值”,做个聪明的价值交易者。也就是说,如果看好某家上市公司未来三年、五年或十年的发展,那么全然可以在历经一番周密调研后坚持持有三年、五年、十年,而不惧股价中途的涨跌,到头来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已收获了丰厚的利润。否则,如果继续秉承着错误的投资方法,只会在亏损的怪圈里越陷越深。毕竟比起价格的选择,价值的发现才是盈利真正的保障。(王诗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