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理财思路应对高位CPI
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可以说,市场最为关心的CPI数据超乎了多数人5.1%的平均预期,一时间不少市场人士及行业专家再度一窝蜂似的抛出“加息继续”的言论,并普遍预期CPI年内的最高点或将出现在6至10月份,此外,5月份央行有望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那么,身处通胀依旧保持在较高位的市场环境,以及政策面接下来要面临的一系列调整,对于银行与市场投资者而言,将会受到哪些影响?同时他们又分别以怎样的策略应对呢?
银行:今年“生意”会比较难做
由于早前央行曾公开表示称,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上限。因此,在4月份CPI数据公布后,市场普遍认为管理层为进一步抑制通胀有望继续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应该说,作为央行货币政策中动用最为频繁的工具之一,尽管眼下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位居20.5%的高位,但从现有的政策走向来看,其仍将是未来管理层回收流动性的主要工具。然而,对于银行而言,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他们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银行所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则值得关注。最近,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就撰文指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要考虑部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承受能力等问题。而且,即便一些银行并未因此而产生较大冲击,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业务发展。
对此,恒生中国董事长高美懿近日在上海“恒生银行大厦”新总部正式启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称,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对外资银行没有太大影响,但整体的紧缩信贷政策仍会影响业务的发展。“今年银行的生意会比较难做,因此银行在经营策略上会有所调整,即业务结构的调整。如果能顺应形势,则还会有较好的发展。”与此同时,恒生中国行长关燕萍亦坦言道:“事实上,自去年以来我们的房贷业务一直处于萎缩状态,对于监管的要求,银行方面只会做到更紧,而不会放松。对于我们而言,只能通过发展其他业务来弥补这块业务的利息损失,但尽管房贷萎缩,去年的利息收入仍保持了增长。”
应该说,除了应对宏观调控,今年银行还面临着存贷比必须达标的压力。据记者了解,眼下不少银行多采取了调整信贷结构,深入挖掘自身业务优势以及放缓网点增长提升网点产能等手段来求得发展,且部分银行已下调了今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目标。此外,为应对季末存贷比等指标考核,一些银行还通过将理财产品到期日集中安排在月末等予以缓解,这进而导致存款季末出现明显冲高的情况。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一季度期限在半年以下的理财产品占比已经超过了全部产品的80%,其中,一个月以下的超短期产品发行量提高了5个百分点,成为各期限段中发行量最大的银行产品之一。
投资者:不妨遵守三大理财思路
每月的CPI公布后,都会引发市场热议,似乎跑赢CPI已经成为家庭通胀之下的首要目标。那么,对于“抗胀族”而言,在接下来的抗胀之路上究竟该本着怎样的理财思路呢?对此,行业人士给出了下述建议:
理财思路一:存款期限莫过“半”
从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5.3%仍处于高位。对此,建信信用增强债券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菁认为,由于通胀压力较大和上半年翘尾因素较高,央行仍有加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在此大环境下,不少银行人士建议那些偏好银行存款的市民,务必要踏准加息节奏,即存款期限最好不要超过半年,以三个月为周期办理自动转存,这样一来一旦央行在最近三个月内再度加息,市民便可及时分享加息带来的收益。
理财思路二:加息预期下可买信用债基金
虽然加息预期确实引发了市场对债市的担忧,但无可否认的是,从2010年以来,每次加息也给债基带来结构性与阶段性投资机会。同时,鉴于当前A股市场的持续震荡,以及楼市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资金将偏好于具有安全性、投资性特点的债市,未来低风险产品“给力”的局面预计仍将持续。建信信用增强债券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表示:“除了宏观面的利好外,个别债券品种良好的投资前景也是我们看好未来债基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菁称,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信用债市场规模已从2005年的2100亿元迅速扩张至2010年的16000亿,增长幅度达7倍,债券市场占比亦从12%上升至35%左右。目前一些信用债的收益率已达5%至6%,伴随着前几次加息所带动的基础利率水平的提高,未来信用债的平均收益率还有望持续攀升,信用债的投资价值凸现。因此,投资者不妨关注相关信用债券基金,通常这类基金会先封闭一定时间后再上市,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组合流动性冲击的风险,提高基金投资组合久期的稳定性和管理运作效率,继而使得基金可以更多投资于一些收益率较高且剩余年限较长的券种,持续从明显被市场错误定价并低估的产品中获利。
理财思路三:选择风险可控的投资方式
虽说跑赢CPI是民众一致的理财目标,但也不能因过分急于求成而选择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方式,要知道高风险很有可能让家庭非但跑不赢CPI,甚至“一夜回到解放前”。为此,业界人士一致建议家庭在抗胀路上,务必要选择风险可控的投资方式,摒弃那些高风险投资工具。那么,哪些投资方式是风险可控的呢?
对此,理财人士认为,100%保本或90%保本类的短期理财产品、实物黄金投资、基金定投、绩优成长股定投皆可作为家庭抗胀工具的选择。需要指出的是,股票定期定额投资法
尽管不一定带来最大的投资回报,但仍是一种合适的投资方法。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上班族来说,由于无法准确预测市场的涨跌,定期定额的方法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应该讲,定期定额投资法不仅会在股票市场下跌时增加投资者的股票份额,同时也会在股票表现欠佳时减轻损失。(王诗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