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炒股赔钱七大误区,您有吗?

(2010-08-04 10:23:54)
标签:

财经

上半年逾八成天津股民亏损

 

    到今年为止,中国证券市场已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可以说,在这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老股民,他们见证过998点开始腾飞的喜悦,同时也经历过6124点扶摇直下的悲惨。驰骋于波谲云诡的市场中,现如今的他们依旧与股市不离不弃,依旧希翼着下一次大行情的到来。那么,截至目前,天津股民今年的整体收益情况如何?与此同时,投资者在股票操作上又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需要纠正的误区呢?对此,本报与北方网联合开展了天津市民股票投资状况调查。

 

    在本报联合北方网理财频道展开的问卷调查中,记者发现从年初到目前为止,多达81.25%的股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57.81%的股民亏损10%以上,其余23.44%的投资者亏损在10%以内。与此同时,收益在10%以上的股民仅占4.69%。然而即便如此,调查发现仍有59.38%的投资者正在或者计划通过炒股来抗通胀、谋收益。

 

    近一周的时间里,记者在华泰证券天津白堤路营业部、浙商证券天津永安道营业部、国元证券天津南京路营业部、渤海证券气象台路营业部里先后采访了十几位正在看盘的股民。记者发现在这些被采访的股民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28岁,股龄从3年至15年不等。当被问及今年以来的收益时,股民们多表示由于大盘走势“超乎预期”导致市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这其中亏损幅度较大的通常以入市不满五年的新股民为主,而一些历经股市涨跌洗礼过的老股民只略有损失。

 

入市15 也难逃上半年大跌

 

    采访中,有着15年股龄的张毅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的炒股经历:“我从1995年入市到现在应该说总体上略有盈余。记得当时懵懵懂懂地杀进股市,先是在深发展这只股票上大赚了一笔,账面市值一度从10万元涨到了30万元。然而好景不长,熊市的来临不仅让我把赚的银子都赔了进去,甚至连本金都赔了个一塌糊涂,我至今仍记得当时四川长虹这只股票,一下子就让我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而此后的1998年随着股市有所好转,我又按捺不住回本儿的欲望,陆陆续续往股市里投钱,而且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投了进去。不过经历了之前的亏损,我谨慎了许多,不再去盲目地买股票,而是主要将资金用来打新股。可谁知,眼看着之前的亏损就快回来了,熊市却又降临了,而且这一来就是漫长的四、五年之久,我的资产在那时再度遭遇了60%以上的损失,但即便如此,我依然憋着一股‘等待翻身’的劲头。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2006年和2007年大牛市的到来,我的账面市值超乎预想般迅速膨胀,即使2008年经受了熊市的压榨盘剥,我最终也赢取了两倍以上的收益。”然而,接下来在谈到今年以来的这轮深幅调整时,饱经涨跌洗礼的这位老股民仍旧懊悔连连,他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未能及时止损,导致大牛市以来的收益在今年上半年的折腾中所剩无几。

 

    对于张毅“曲折”的炒股经历,有着5年股龄的王莲总结说:“别看我入市时间不算长,但是我发现真正赚了钱便落袋为安的‘逍遥派’几乎是凤毛麟角,多数股民本来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但由于大盘变脸使得盈利与本金被一点点吞噬,于是不甘心就这样损失了便还选择继续留在股市里与‘熊’搏斗。”快言快语的王莲今年33岁,她坦言自己虽然赶上了大牛市的好机会,但由于自己过于贪心最终不但未盈利,同时还使得10万元的初始入市资金折损了30%。

 

盈利者坦言 调整市“按兵不动”乃上策

 

    的确,市场是无情的,无论你与它有着多久的“交情”,它都会在调整下跌中毫不犹豫地侵蚀你的资产。因此,这就需要投资者在抑制贪念的基础上做到“适度”与“适量”。采访中,记者在渤海证券气象台路营业部里恰巧遇到了今晚· 股民学校二期课程的学员李女士,据李女士讲从年初至今她一直处于空仓状态。

 

   “股市中没有不走弯路的,但我们要尽可能地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就拿我来说吧,曾经屡次失败都是因为我盲目地跟风,操作上也过于频繁,经常是只要坐在大盘前,不买卖总觉得不自在,控制不住自己。可是本着这种操作习惯,几年下来不但没有盈利反倒亏了不少。之后我下决心先从减少操作开始,适当地增加个股持有时间。再后来,我在对大势没有明确把握的情况下,坚持按兵不动原则,震荡市也坚决保持轻仓,决不打无准备之仗。”正是遵循着这种“按兵不动”原则,才让李女士保住了之前的盈利,躲过了上半年的大跌,成为了盈利10%以上者中的一员,此所谓“宁可错过,不可做错”,毕竟踏错一回时点就有可能让之前几年的利润全部付诸东流。可见,在大趋势尚不明确的调整市中“按兵不动”乃上策。与此同时,李女士还认为在“静观其变”的过程中,投资者还须做到以下两点:其一是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因此对于任何内幕消息都要多加思考,在不了解个股股性时千万不能贸然跟进。其二是要尽可能多花时间阅读一些原版投资书籍,以充分利用这段观望期提高自己的炒股技巧,增强自身的“装备”。

 

 

炒股资金占家庭总资产一半以下

八成天津股民 坚持适度投资

  

    透过此次调查,不禁显露出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金量占据家庭资产的比例多少为宜呢?与此同时,通常情况下同时持仓几只股票合适呢?调查结果显示:34.38%的股民会将股票投资的比例设定在总资产的20%至30%,设定在10%以内的投资者占29.69%,而比例在30%至50%以及50%以上的人分别占比为15.62%与20.31%。此外,51.56%的投资者持股数量在3至5只左右,分别有26.56%与10.94%的人持股数量在2只与1只,持股5只以上者仅占10.94%。

 

    应该说,“闲钱炒股”是投资股票的前提,而具体到每一个家庭,闲置资金的比例有多有少。对此,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合理的股票投资比例应以不超过家庭闲置资金的50%为妥,而不要将闲钱全部杀入股市。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指代的是“闲置资金”,也就是说即使这部分资金在一段时间内招致套牢也无碍于正常生活,而其余50%的闲置资金可考虑一些稳健型投资。

 

    与此同时,在持股数量上,建议投资者最多同时持有两三只股票,如果可能的话只买一只好股票。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多只股票同时进行细致的跟踪,而且当赚钱的个股与赔钱的个股相互抵消的话,投资者无异于空忙一场。可见,若散户盲目效仿基金经理在多个行业中配置“一篮子个股”的做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选对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坚持一种操作理念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处理问题,选对方法很关键,而股票投资同样如此。在此次调查中,当被问及“投资股票过程中,您属于以下哪一类型的投资者”这一问题时,多达51.56%的股民表示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特点兼而有之。换句话说,通常这部分“双料炒家”当遇到市场触底拉升时,会以价值投资者的思维进行布局选股,也就是以长线投资的策略来应对,可是一旦中途个股遭遇回调,这部分投资者往往又按捺不住而选择获利了结或进行割肉,于是趋势投资者的特点显露无遗。之所以绝大多数投资者炒股招致失败,多是出于此。

 

    事实上,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之所以能够成功,皆因他们始终如一地秉承着自己的操作理念与投资信条,而绝非在购买个股后不坚持初始的操作理念而根据行情“两头游移”。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理财规划师协会会长刘彦斌在接受采访时建议说,投资者在选择适合的投资方法前,应该秉承以下股票投资原则,即坚持独立思考、保持一个良好心态、一定要用闲钱投资、一定不让本金亏损。在此基础上,投资者还须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性格特点,以及对市场的理解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我认为普通股民应该追求一种稳定而持久的盈利,不一定回报是超额的,但一定是细水长流式增值。”刘彦斌如是说。

 

参考多种分析方法

 

    再具体到市场分析方法,记者在与多位证券分析师进行交流后发现,市场中有效的分析方法不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种分析方法能够捕捉到所有的投资机会,而且这些分析方法也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缺陷,甚至不排除是致命的缺陷。譬如基本分析法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股票价格的基本走势,但对短期的市场变动不敏感;而技术分析虽说贴近市场,对于市场的短期变化反应快,但却难以判断长期趋势,特别是对于政策因素很难有预见性。由此可见,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也就是说基本分析能把握中长期的价格趋势,而技术分析则为选择短期买入、卖出时机提供参考。专家们一致建议投资者在坚定操作理念与投资期限、投资目标不更改后,在具体操作运用中应将各种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所侧重但同时参考其他分析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

 

做好长中短线资金分配

 

    此外,投资者还应做好长、中、短线的资金分配,也就是按投资期限的长短划分制定好比例,包括长线投资、中线投资和短线投资的具体资金配比。详细来讲,长线投资是通过长期持有股票以享受到优厚的股东收益,其投资对象通常是目前财务状况良好且有发展前景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它可以是大盘蓝筹股,也可以是中小盘成长股。需要指出的是,用于长线投资的这部分资金投资者一定要沉得住气,须坚持自己的投资意图,本着“放长线钓大鱼,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信念,切忌股价稍有上升就轻易抛出,稍有下跌便盲目割肉,其结果往往是图了眼前小利而损失长远大利。而中线投资一般情况下是将几个月内暂时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投资对象是那些预期数月内可良好盈利的股票。相比于中线投资,短线投资锁定的目标股通常是那些股价起伏甚大,几天内就可能出现大涨的股票,譬如一些题材消息股。

  

散户赔钱的七大误区

 

 

 

 

    在本期调查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亏损或套牢的股民,皆在操作上犯着相似的错误,甚至踏入同样的误区。国元证券策略分析师杨艺凭借多年来接触中小投资者的经验,总结出散户投资者投资的七大误区:

 

误区一:投资过于分散,在资金不多的账户中股票数量超过10只。事实上,这通常是新股民较爱犯的错误,似乎在他们看来,持有个股数量越多就越有可能盈利,毕竟今天这只涨,明天那只涨,总比持有一两只股票的涨升概率大。殊不知,当个股数量持有较多时,不仅让资金过度分散,同时也增加了炒作负担。一旦大盘遭遇调整,个股将无一幸免。

 

误区二:热衷于打探和跟随消息并奉之为盈利捷径。虽说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81.25%的股民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分析进行选股决策,然而仍有不到20%的投资者听从于分析师或媒体荐股。事实上,即便投资者依从于自己的分析来买卖股票,也难免会参考一些市场上的小道消息。这样一来,一旦某个假消息出自于某个自己比较信赖的人,那么套牢亏损也便避免不了了。

 

误区三:缺乏耐心,买了恨不得立即就涨。由于赚钱心切,一批又一批的“股市急性子”应运而生,在贪念的驱使下,一些不留神“左侧买入”的投资者很难有十足的耐心等待个股盘整,于是见个股买后未涨便立即割肉换股,就这样反复数次后资金已经被折腾得“大伤元气”了。

 

误区四:追求完美,总是期盼买在最底、抛在最高。其实,这种“理想主义”恰恰是多数股民亏损的思想源头,在这种错误理念的驱使下,适时止盈止损被抛到了脑后,于是只能白白地一次又一次的坐了“过山车”。

 

误区五:不会空仓等待,有钱就恨不得变成股票,踏空要比挨套难受。记者身边就曾有不少这样的股民,常常打探“下一个热门板块”,似乎资金只有进入股市才安心,哪怕市值随着市场调整而上下浮动也无关紧要,只要不踏空心里就踏实。可是,越是不懂得“休息”往往到最后赔得越惨。

 

误区六:胆小,只要强势股一涨就害怕,只能挣些小钱。在历经市场的几轮调整后,不少股民“亏怕了”,因此胆子变得越来越小,买了股票只要出现大幅上涨就恨不得立即抛出,于是错过了强势股的飙涨,只赚得区区几十元或几百元的蝇头小利,难以弥补曾经亏损的硕大窟窿。

 

误区七:不懂止损、不肯割肉,在趋势看错时不认错,死扛。采访中,很多股民都有这样的观点,认为股票不同于期货,没有爆仓之说,即便下跌也终究有涨回来的一天,于是即便看错趋势买错股,也舍不得止损割肉而选择遥遥无期的等待,由此导致了更深幅的套牢,错过了无数本可以盈利的机会。

 

其实,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错却依旧走着错误的路线、沿袭着错误的方法,那么最终面对的只有更大的亏损。(王诗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