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购房选择“假离婚”凄凉还是讽刺?
房产调控组合拳的接连掷出,令敏感的房地产市场再掀巨大涟漪。
有网友将此次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称为“史无前例的严控”,因为其不仅使得购房人陷入观望,同时更使得房主与开发商们的心态出现了波动。与此同时,在调控政策影响下,一线城市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厚,多数购房者推迟了原先的置业计划。有业内人士分析,此番精准打击投资和投机需求的调控组合拳问市,使人们对楼市“高烧”降温充满期待,房价涨升亦会因此而出现“减速”。
然而,伴随着新政“药效”作用的发挥,一些购房者开始筹划起“绕道而行”的伎俩,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频出,对策猛跟”。近日,不少城市相继出现了“假离婚”以规避房产新政的现象。而不少“假离者”还精确地对此进行了“成本核算”:如果仅以二线城市长沙的房价为例,二套房贷款利率1.1倍相较于85折优惠要多缴纳约10万元利息,而若在房价高企的一线城市,利息差别可能会达到60万之多。对于多数工薪家庭而言,这已不是说拿就能拿出来的。有银行人士就此解读说,在房产新政出台之前,首套房与二套房的房贷利率就存在一定差别,利用“假离婚”来争取优惠房贷政策的做法就并不在少数。而现在首套与二套房申请贷款时在首付和利率上的差别进一步加大,这很可能致使“假离婚”现象在未来呈现上升趋势。
或许单从经济学角度看,“假离婚”购房确实很诱惑,毕竟几十万元需要积攒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如果能想办法省出来,自然是购房者求之不得之事。可问题是,若由此而导致“真离婚”这样本末倒置的结局又是否值得呢?又是否与节省下的利息款等价呢?事实上,当曾经那相爱的两个人在婚姻登记申请表上签字宣誓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理解婚姻的真谛,保持对婚姻的忠诚,更不能容忍亵渎。如果真的将婚姻与感情视为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就没有理由让其成为经济利益的砝码,更没有理由随意放弃自己的婚姻,哪怕是暂时的。
在此,需要提醒那些有此念头的夫妻,尽管“假离婚”只是为达成某种预期的权宜之计,但我们在做出决定前有必要考虑因此而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与麻烦,毕竟初衷很有可能因未来的莫测而发生扭曲,万一弄假成真,复婚不成,不但财产鉴定比较麻烦,更给双方的精神造成伤害。要知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动念”的初始,你就应该设想到可能发生的结局自己是否可以坦然面对与接收,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收回原先的这份念头吧,否则只剩得追悔莫及。(王诗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