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解读】
短期市场关注三热点:
券商创投概念、“西部概念”、“滨海新区”
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四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亮丽,但对于市场而言却缺乏惊喜,加之前期投资者对于数据的充分预期,股指在数据公布后明显面临一定获利回吐的压力。
从数据本身来看,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长
8.9%,高于第二季度的 7.9%和第一季度的 6.1%,但略低于市场预期的 9%左右。问题则主要来自于结构,投资依旧是 GDP 增长的主力,三季度投资对 GDP 的拉动已经超过 90%,而投资中很大程度来自政府投资,如果结合近期政府一直强调的产业结构调整来看,数据所体现的问题也就比较尖锐了。
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张朋对此表示,强劲的复苏虽然使得全年保八无忧,且能够从基本面上支撑股指,但也将使得市场对管理层进一步施行积极货币及财政政策的意愿表示疑虑,从而影响到投资情绪对后续负面消息的放大解读。“虽然宏观数据反映出许多问题,但由于去年四季度的基数较低,宏观经济好转的趋势则很可能得以延续。从中短期来看,存款活期化、人民币升值和通胀预期的持续,可以继续从流动性方面给股市带来支撑与新的补充。结合近期基本面和流动性的因素来看,我认为近期市场整体将维持震荡向上的趋势。”
此外,在板块方面,九月份两项关键的基本面数据,房地产销售和外贸,双双超出市场预期,符合前期多数投资者对经济走势的判断,也印证了市场此前“基本面稳健向好”的预期。结合九月份较好的汽车销售数据,基本面呈现“内需改善、外需反弹”的局面。具体来看,业绩趋势确定和反应中国自身内需的周期性板块有望在近期超出大盘,除了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等之外,体现房地产及投资依然强劲的内需中的周期性板块,包括房地产、煤炭等也有望超出大盘;而技术上向上突破并确认趋势则注定需要金融,钢铁等权重板块的支持。另外,结合上周五盘面表现,短期内市场还会关注的热点可能包括,创业板开板后券商及部分创投概念股带来短期支持;以及市场向好情况下,对“西部概念”“滨海新区”等形成的短期追捧,包括当地的房地产、基建建材等方面的个股。
【冷眼观盘】
本次行情的表现至少要到明年一季度
随着三季度宏观数据的公布,我们清晰地看到经济仍然处于稳步回升的过程中,虽然环比已经开始出现放缓迹象,但并不妨碍投资者对经济继续向好的高涨热情,对此市场也给予了正面的反映。与此同时,从创业板股票即将上市对市场的影响来看,中小企业板的部分新上市股票也出现了明显的“替代效应”走势,这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创业板股票上市后的表现也将不俗,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开始显现,指数突破近期新高,并站上众多重要短期均线,成交量也随之出现了进一步放大。从市场表象层面看,渤海证券策略分析师侯鹏给
出的结论是:市场上涨趋势已经确立,并且仍将延续。
“对于上周的市场表现,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基本面原因来自汇率波动的影响。目前全球的目光都集中在美元汇率的变化上,持续走弱的美元对美国经济复苏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全球贸易再平衡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贬值趋势下零利率的美元开始流入新兴经济体获取更高的收益,具有升值压力的他国货币必然推升其国内资产价格的上涨,其实我们对本币升值并不陌生,因为在2007年我们就经历了本币升值以及较低通胀水平下的资产重估,房地产、股市、纪念币等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开始大幅上涨。事实上,我们解读市场上涨的理由并不是很难,投资者在乎结果,而不在乎原因,因为看到指数上涨比听取支持上涨的理由更让人容易兴奋,不过我们还是要强调,只有理解了市场上涨的基本面原因,才能够更为准确的把握趋势以及投资机会,而撞大运式的投资方式仅能存在偶尔的成功,但常常面临必然的失败。”
在侯鹏看来,导致本次行情再度启动的基本面因素是汇率变动主导的,当美元在持续贬值造成全球新兴经济体大量资本流入的环境下,都会带来股市的繁荣。只有在美元加息开始之日,资本外流会带来估值泡沫的破灭。从中期的观点来看,至少在明年一季度之前,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对此也就决定了我们认为本次行情的表现至少要到明年的一季度,而在业绩持续复苏、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下,股票市场再创本年新高已是大势所趋,可以说股市仍会带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
倘若投资者能够稍微将眼光放的远一些,相信本轮行情中表现最好的行业是地产、银行、煤炭、有色等具有资源属性的行业,其不仅仅是业绩层面的改善机会,更是估值水平大幅得以提升的机会,对此侯鹏建议近期在投资策略上应秉承“坚持核心行业的集中持有并且不折腾”。虽然上涨行情中众多行业均有一定的表现机会,但相比这些行业而言仍会相对逊色,对此投资者应有充分认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