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行情启动时间不会晚于11月份
近两个月来,A股市场明显与外围市场脱节,在美元不断贬值的背景下欧美及其他新兴市场稳步走高,而开始加息的澳大利亚更是强于其他国家,中国A股市场却在近两个月持续缩量整理,不断震荡走低。唯一保持高度关联的是大宗商品市场,而国内的黄金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类股票表现相对强劲。渤海证券策略分析师侯鹏认为,这种局面的出现只是暂时现象,其表象充分说明了A股市场独特的运行机理。
“对于估值影响波动幅度大于业绩影响波动幅度而言的A股市场,对新增贷款的的敏感程度更高一些,因此在三季度以来产生的调整是与信贷增速回落密切相关的,而信贷增速的快慢直接决定了A股市场的调整幅度。从这个角度理解,外围市场的波动并不会对A股趋势产生多大的影响。至于大宗商品市场是全球定价的,其表现会相对独立于A股市场。
如果说上周五单日的大幅上涨行情是调整中的反弹应该说是相对客观的,如果说趋势就此翻转我们认为还为时尚早。不过成交量的大幅萎缩的确说明市场深幅调整的空间比较有限了。”的确,从技术走势看,市场有望形成“W”型的双底结构,而目前就处于右侧底部的构筑过程之中。那这个底部构筑的时间会持续多久?其又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开始选择突破方向呢?对此,侯鹏分析说:“我们认为市场目前的一致预期是2010年一季度将达到新增信贷同比增速的最高值,因此行情从反映预期的角度来讲启动时间不会晚于11月份,而与此同时市场更为关注上市公司业绩层面的变化,如果房地产销售明显回升,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也能够出现超预期增长那么市场必将选择向上突破,如果业绩并不理想,在流动性的支撑下,市场调整空间也会比较有限,这种情形下的市场应该是‘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的局面,右侧底部的构筑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侯鹏建议,从投资者投资策略的选择来看,最为保守的策略就是布局地产、银行、煤炭等和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业绩增长明确的行业,如果激进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业绩弹性更大、目前面临贸易摩擦的的出口型企业。而对于目前集中发行的创业板的企业,发行估值普遍偏高,留给二级市场的空间比较有限,因此对于此类股票的投资机会还须保持审慎的态度。(本报记者
王诗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