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刷卡消费
须秉承“四项原则”
不久前,央行发布了《200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支付业务量迅速回升,社会资金交易规模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企稳向好势头的发展。与此同时,信用卡坏账风险依然存在,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19.79亿张,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57.73亿元,与第一季度相比增加8.03亿元,增长16.2%,同比增长131.3%。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3.1%,相比第一季度增加0.1个百分点,占比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
的确,现如今打开钱包,每人拥有一张信用卡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更有甚者担负着“大负翁”的名号依靠多张信用卡风光地生活着。可以说,信用卡几乎走入了泛滥的时代,当我们刷卡消费时,所透支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我们随着信用卡数量扩充而不断膨胀的信用。临近十一长假,消费者在使用手中的信用卡时最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原则一:账单日后消费最合适
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持卡人一定要了解信用卡的运作方式,在免息期内还款,否则一个不小心过了免息期,银行追加的罚息是相当重的,最后甚至有可能导致消费者的利息超过本金,这样透支对个人而言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般来说,各家银行的信用卡都有最短25天,最长50至56天的免息还款期,如果巧妙的加以运用,就相当于每月可以不花一文利息地享受银行的小额免息贷款。
譬如,以某银行为例,每月的20日为账单日,15日为还款日,也就是说,如果持卡人在每月19日消费的,免息期到次月15日,只有27天。但如果是21日消费,则免息期可一直到第三个月的15日,最长可达55天。
由此看来,持卡人最好选择在账单日的第二天开始消费是最合适的,这样就能享受最长的免息期。
原则二:透支额度月收入两倍最适宜
现如今,信用卡类型琳琅满目,不禁使人眼花缭乱。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银行通常会给出不同等级的信用额度,比如说有的银行可能会给客户5至10万元不等的透支额度,但倘若客户个人每月的消费能力及收入能力只有三、四千元的话,这样的透支额度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此外,某些消费者对于信用卡的认识存在误区,觉得自己透支额度越高所象征的身份就越高,却并不清楚哪一类的信用卡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么,到底该怎样选择最适宜自己的透支额度呢?
理财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长假期间选择信用卡消费时应首先将自己的透支额度控制好,在采取透支消费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信用记录。每个人的信用卡的透支额度应该“量出为入”,在考虑自身实际还款能力的基础上,建议消费者的信用卡透支额度应该以自己两个月的收入为上限,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标注。但若面临一些突发性的紧急情况,比如突然有一个比较大的消费月,这种消费又是刚性的话,可以到银行办理信用卡的一些资金量化,紧急提高额度,这些都是可以办到的。
的确,银行大力推出信用卡,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因为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现金支取的地方已愈来愈少,刷卡消费既便捷同时又保证了安全;另一方面,如果消费者能够控制好个人的信用能力,对个人征信系统也是非常有利的。也就是说,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消费并进行定期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能够保证消费者在日后办理贷款时有一个合理的额度来与之匹配,这便为贷款行为提供了一条便捷之路。
原则三:信用卡刚性消费最合理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同样是买一部手机,假设花费5000元,如果用信用卡刷卡购买,可能什么感觉都没有,但倘若用现金直接购买的话,可能会觉得这是在套自己的钱。因此,那些习惯刷卡消费的持卡人,常会感到“花钱惬意,还款郁闷”,通常他们在还款时会感受到过度消费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合理的透支消费,而且也不会带来过重的心里负担呢?
建设银行天津分行财富管理中心理财师吉洪春建议消费者,最好在合理消费的情况下再采取透支的办法。“消费者首先应该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弄清楚自己对于这些商品到底是该买还是不该买,需要还是不需要,头脑中要有个界限。然后养成一个习惯,尽量使用信用卡进行刚性的消费,比如说去超市买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刷卡交一些水电煤气费之类的费用,这样的好处有两点,一是方便,不用找零钱,省去了很多麻烦。另一方面,同样是消费100块钱,单纯花钱的话是没有任何回报的,而如果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的话,可能就会得到100分的积分,100积分在银行相应的程序下可能就会得到一些奖励,比如说现在银行都推出一些积分兑换业务,年底能为消费者兑换一些小商品,为消费者带来很多实际的好处。”与此同时,专家还建议消费者黄金周期间购物须保持理性,刷卡时还得悠着点。
原则四:套现投资不可取
众所周知,信用卡在国内钱途广阔、利润丰厚,银行为抢占市场不断发行各种主题、不同门类的信用卡,长时间以来致使信用卡发行过盛,于是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用卡违规套现的频频出现。与此同时,信用卡的不断膨胀也使得个别投机者从中取利,套现方式可谓多种多样,甚至有人套现后进行购买基金、买卖股票等所谓的投资活动。对此,理财专家警告说,由于任何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信用卡还款是刚性的,也就是“必须要还”,用一个有风险的事情去对待一个无风险的事情,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任何人都会认识到其中所暗藏的危险性。
针对这一现象,吉洪春亦表示,自己不太建议一些消费者进行信用卡倒现作为房屋交易款,如果使用信用卡无限倒卡会陷入一种卡奴的状态中,一旦沦为卡奴,就会失去了生活的乐趣。“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手头有定期存单的话,不妨做一个短期的产品质押,就是小额抵押贷款,这样会比较好一些。如果是小额抵押贷款的话,就可以选择时间,一年或者是几个月都可以,虽说会多付出一些利息成本,但要比使用信用卡倒现的方法简单且安全得多。”
选择信用卡须结合需求与网点数量
虽说不可否认巧用信用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财富规划,然而这并非多多益善。记者在小范围的调查中发现,现如今持卡数量在两至三张者较为普遍,而在这些持卡者中不少人并非真正有此需求,多半是在赶时髦或者索取一些新鲜有趣的开卡礼品,因此他们的钱包中总是胀满了各式卡片,但多半却处于闲置状态。记者曾接触过一位“卡迷”竟同时持有十几张信用卡,而常刷的只不过两三张,为此这位可怜的“卡迷”还要以年费供养它们。那么,如何才能货比三家挑选出最为适宜的卡呢?
有人说,挑选信用卡如同挑选贴身伴侣,应让其最大限度地在各方面为自己服务,倘若一位商业男士所持有的是张“女性卡”自然用处不大,因此我们要结合自身所需“对号入座”。纵观目前各银行所推出的信用卡,皆突出个性化且锁定于某一特定群体,譬如针对精英人士的商务卡,针对女性群体的“联名卡”,针对旅游消费一族的“旅游卡”等等。事实上,选择信用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只需对信用卡的各项功能作以比较,选出相对自己来说最为适宜且用途最为广泛的,但绝不可让信用卡泛滥于你的钱包。业界人士提醒说,在办理信用卡时除在功能上进行比较外,还应将发卡行营业网点的数量及方便支付、取现作为考虑之一,以免日后遭遇不便。此外,专家并不建议“月光族”使用信用卡,因为它会助长疯狂消费的恶习,虽说形式上刷的是卡,但实际上刷去的却是未来的养老金。
(本报记者 王诗文 实习生 杨艳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