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基金“抗震性”高吗?
建议配置债券型与ETF以“减震”
本报记者 王诗文
在一片和谐看涨的气氛中,股民们遭遇了2008年的“第一盆冷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周边股市可谓寒意浓浓,而A股市场也未能顶住寒流的冲击,相继一连数日击穿了几大技术支撑位,多数股民的市值“一泻千里”。而与此同时,基民同样被“冷水”浇了个正着,好不容易涨上来的净值瞬间灰飞烟灭。而此时,抗跌基金再度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频繁震荡中专家建议
将债券型基金与ETF作为主要配置
多数股民看来,今年的第一跌似乎来得有些早。
“都说一月份是布局全年的黄金时期,可正逢选股建仓时,大盘却来了个180°大变脸。得,刚进2008年又被套住了!”股龄三年的老刘向记者“诉苦”,这让老刘不禁联想起了去年的5.30。的确,当股民还在年报业绩浪中掘金时,未曾想却遭遇如此重创。而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只是牛市当中的“小插曲”而已,纯属良性调整,建议股民不要过于惊慌。但专家同时提醒投资者,在今年“震级”较大的市场中,应先求保本后求盈利,对过于激进的投资应适当收敛。
记者长期观察后发现,只有在大跌过后投资者才会变得相对理性起来,多数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组合,尤其是基民更会迫不及待地寻找“避风港”,而也只有在这时一向受冷的债券型基金才成了难得的“香饽饽”。建行财富管理中心理财师吉洪春建议基民,频繁震荡中“抗震系数”较高的债券型基金是最佳选择。他说:“虽然相对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的回报率并不高,但随着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多和震荡幅度的加大,低风险的债券基金将成为很好的避险工具,投资者可适当作以配置,譬如富国天利增长债券型基金。”除了债券型基金外,吉洪春还将指数型基金作为重点推荐,在他看来,只要牛市格局不变,投资者只要在相对低点购进纯指数型基金,定会在未来股指创新高时分享到指数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即便中途历经无数大小震荡,只要支撑牛市的若干因素不变,投资者完全可以无视这种震荡。而对于那些“波段高手”而言,紧跟指数变化高抛低吸操作ETF同样会体验到盈利的乐趣。
目前不宜大比例投资股票型基金
伴着股指的大起大落,股票型基金的拥趸们开始出现了动摇。他们一面找寻着“抗震”品种,一面又愁于手中一跌再跌的基金。有基民说,现阶段是抄底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最佳时机。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吉洪春对此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由于市场变数较大,建议投资者目前可以在已持有的股票型基金上进行配置,以摊薄之前的成本,而对于那些欲想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建议暂且保持观望,不宜大规模购买。此外,对于FOF基金来说,由于它比普通基金波动相对较小,因此可以作为资产配置的品种,但眼下不宜作大比例投资。”
此外,有业界专家还提醒投资者,在震荡市中选择一些老牌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可以“减震”,因为这些老公司无论是应对调整的能力还是挑选个股的能力都较强,且投资风格配置也更为均衡。譬如,从去年全年的基金抗跌表现来看,南方系基金普遍抗跌性较强,华夏系基金在大的市场波动阶段具有良好表现。而对于基金的抗跌性排名,专家建议投资者可将它作为参考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