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投资封基策略——
溢价较高的创新封基,适当投资
折价率大的“估值洼地”,值得关注
本报记者 王诗文
随着创新型封基的陆续上市,曾经备受开放式基金冲击的封基市场走出尴尬,9月5日发售的华夏复兴基金当日即实行配售,可见投资者那难以抑制的“基情澎湃”。对于已五年未有新品上市的封基市场而言,大成优选、华夏复兴及之后陆续出现的“新兵”无疑为沉寂多年的封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期记者采访了建设银行天津分行理财专家祁跃,就热门“封基话题”进行解读——
热议一:创新型封闭式基金新在哪儿?
创新型封闭式基金是融合了开放式基金与传统封闭式基金的特点,既避免了开放式基金频繁接受申购、赎回,导致的基金规模不稳定,影响长线投资效果的问题。建行天津分行理财专家祁跃告诉记者:“以华夏复兴基金为例,该基金在一年内以封闭式基金方式运作且不上市交易,期满后在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里转为开放式基金。华夏复兴基金最高可持传统封闭是基金、甚至开放式基金都不可能达到的100%股票仓位,完全的申购、赎回限制,使得基金经理丝毫不会受到投资规模频繁变动的干扰,同时也帮助投资者在目前的震荡市中坚定持有。”
在祁跃看来,稳定的长线投资保证了那些价值型投资者的利益,他说:“记得‘5.30’股指下跌之后,6月5日被很多基金经理认为是当时大盘的底部,正是加仓的大好时机,可大量基民由于暴跌的恐慌纷纷大批量赎回,譬如华夏成长基金短时间内就有高达10亿元的赎回金额,基金经理不得不抛售股票,错失了最佳的投资时机,对于价值型成熟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在信息披露透明度方面更是大大提高,每天公布最新净值,让投资者看到基金成长轨迹并坚定投资决心。至于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也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特点,后文将具体说明。
热议二:如何评价创新型封基的折价?
什么是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当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低于其实际净值时,形成常见的封基“折价”,除投资目标与管理水平外,折价率是评估封闭式基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它被投资者视为“谜”。
祁跃介绍说:“事实上,封闭式基金价格不完全受净值所左右,交易的供需关系更可决定其价格,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基金价格则可能低于每份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即产生折价。”据介绍,折价率=(净值-市场价格)/净值×100%。
一般情况下,封闭式基金暗藏两个风险,一是其持有的投资组合所带来的风险,二是由于市场中投资者情绪波动形成的风险,它使得基金的市场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进而演变成折价。分析当前市场,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较高,由于封闭式基金运行到期后是要按净值偿付或清算的,理论上讲,折价率愈高其潜在的投资价值就愈大,但也不可以折价率作为惟一的选择标准。
为了最大可能消除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创新封基的基金经理在治理结构、激励机制、投资管、收益分配机制上做了一定改革,这对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热议三:股指期货推出对封基市场有影响吗?
在一项投资调查中显示,股指期货成为近期投资者心中的隐虑。不到股指期货推出时间表公示的那天,市场关于它的议论便一刻也不会终止。而对于广大基民尤其是封基持有者来说,股指期货的上市对封基市场的影响引人关心。对此,祁跃明确指出:“股指期货推出之后,长期看对基金市场是件好事。”
他进而解释说:“股指期货的推出实际上给基金经理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风险对冲平台,它提供了从未来股指涨跌中获利的工具,假如预测未来市场下跌,那么卖空股指期货照样可以在未来实现盈利,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未来市场下跌的风险。”与此同时,也有专家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很可能成为触发封基全面上涨的催化剂,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或许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直接进行期指套利交易,但投资者完全可通过投资于仍在折价交易的封闭式基金去间接分享股指期货带来的双重收益。
热议四:近期封基操作注意什么?
折价率高企是近阶段封基市场的主要特点,事实上高折价乃抗风险的资本,意味着基民可买到打折的基金,其具有明显的低估值优势。截至记者13日发稿时为止,封基市场跌多涨少,折价继续扩大,而几只创新封基的上市却引来了基民的热炒。譬如数日前大成优选上市首日便出现大幅溢价,大量游资纷纷跟进,很多散户投资者也一窝蜂似的排队购买。对此,专家提醒投资者,尽量不要去追逐那些溢价已经很高的基金,建议选择一些折价率较高的
“估值洼地”适当介入。
与此同时,随着封基分红预期的逐步落实,其近期将继续受到青眛,折价率有望降低,此外,创新基金的上市也有望推动传统封基的二级市场行情。多数专家认为,9月份封基折价缩小带来的二级市场行情值得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