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整投资组合 注重投资期限

(2007-07-22 23:02:55)
标签:

加息

理财

 

                  6月CPI继续走高  “一加一减”联袂登场

                   专家称:调整投资组合 注重投资期限

 

                               本报记者 王诗文

 

    不知从何时起,CPI、GDP、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等等这些业界专家用以参考的数据指标,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CPI等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的公布, 人们便已感受到加息、减免利息税等货币紧缩政策的脚步愈发逼近。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就在数据公布的转天,这“一加一减”的政策携手出台……

    的确,“靴子齐落”有利于缓解目前的通胀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引导投资。但就广大投资者而言,他们更关心这落地的“靴子”会给自己的理财带来哪些影响与改变呢?

 

     较之CPI数据公布前4%的预测,公布后的真实数字超出了人们的预期——6月份CPI同比上涨了4.4%!而上半年同比上涨了3.2%。这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指标一经发布,立即有专家指出:如果CPI出现连续增长,无疑需要调控部门高度警惕,管理层会在本月加息或减免利息税以调控CPI。然而,出乎公众意料的是,就在数据公布的转天傍晚,两只“靴子”同时落地!可见管理层调控经济运行的坚定决心。有分析人士预计,整个下半年中国宏观调控措施将会更趋严厉。

    眼下,无论是加息还是减免利息税,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现有资金的规划配置。有用心的市民算了笔账:在这“一加一减”之间,1万元一年期存款的实际收益将由先前的244.8元变为316.35元,一下子多出71.55元,增幅高达29.23%。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说:“如果按照每次提高0.27个百分点的加息幅度计算,此次加息减税相当于一次性加息了2.85次。这对银行存款业务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届时一些保守型投资者可能会回归储蓄。此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使部分股市资金向银行回流。”

    那么,政策出台后,投资者又该如何调整投资组合以达最优呢?对此,兴业银行天津分行理财经理苏振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可以考虑将投资资金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有必要保留一部分流动资金,也就是说大约20%至30%的资金作为银行储蓄,也可以买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其次,50%至60%的资金用来购买基金或适度投资黄金,将其作为中长期的理财品种。而对于剩余资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与偏好,去适度进行股票或外汇方面的投资。这样一来,相比于将资金全部投资于一个品种来说,风险被大大分摊了。”

    此外,也有理财专家建议,居民应尽量选择投资周期较短、收益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我们常常会建议客户,考虑到今后有可能继续升息,在选择产品时多偏重一些期限较短,投资周期大约在三个月左右,且流动性较强的理财产品,譬如申购新股型产品。这样一来,投资者既能获得比同期储蓄存款高得多的收益率,又可自如应对政策变化。倘若所选择的理财产品时间较长,一旦再次升息,客户实际上就承担了利率上的损失。”该专家建议说。随后,记者从本市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申购新股型的理财产品均销售不错,深受投资者欢迎。

    对于国债的偏爱者,专家也提醒说:“目前,宏观调控方向明确,尽管国债的收益率不断走高,但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应该谨慎投资国债。”

    “那么,现阶段如何选择保险产品呢?”读者白先生近来打电话说很关心这一问题。对此,保险人士建议投资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寿险产品都是分红型的,因为分红型产品有一部分资金是投资于银行存款的,所以其收益是与利率相挂钩的,此类产品随加息水涨船高。也就是说,加息意味着保险公司可用于分红的收益会相应增加,投保人的收益也会提高,因此,投保人购买分红类保险产品可规避加息带来的冲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