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
“松绑”收益风险同步放大
专家建议投资须谨慎
本报记者 王诗文
“拓宽投资渠道后的QDII,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背景下,其回报率有望提高。”这是银行人士普遍的共识。
自5月11日银监会放宽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范围后,立即在投资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各大银行低调备战,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兴趣浓厚,纷纷为开展QDII业务而抓紧筹备。
此火热程度不禁让人联想起去年QDII“出世”之前几近疯狂的爆炒局面,然而之后却一度陷入尴尬境地。新版QDII能否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冷遇?是很多人在思索的问题……
投资渠道虽“松绑”
认可程度却不及预期
自QDII产品投资境外股票被宣布正式“松绑”后,相关报道便接连不断,然而普通投资者对此又做何反应呢?记者在询问多家银行后,发现前去询问相关事宜者寥寥。究其原因,银行人士给出了我们这样的分析:股市的炙热,使得多数投资者对于其他理财产品的投资失去了兴趣,“有钱就往股市投”成了多数投资者一致的“理念”,于是QDII渠道拓宽少人问津也就并不奇怪了。
不过,该人士也表示,虽说目前银行QDII境外投资股票各自的具体方案还并不明晰,但其投资渠道的拓宽应该意味着其投资价值的增加。此外,新版QDII问世之后反响如何,尚需时间的考验。
“我暂时会保持观望,毕竟目前大量的资金都在股市里。老实说,今年我在股市的收益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再去考虑其它投资。”老吴态度很坚定,对记者毫无顾忌地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的确如银行人士分析的那样,新版QDII问世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要经历一个被认可的过程。难怪某位业界人士直言道:QDII根本动不了中国股市的奶酪!如其所言,在人民币加速升值、境外市场投资收益率偏低和面临着重大汇率风险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QDII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并不强。
乐观预计:“新QDII”年化收益率提高数倍
此前,QDII的市场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一直维持惨淡经营:中国银行首款QDII产品运行不到5个月,便因遭遇巨额赎回,产品规模连续20日低于最小规模限制而被迫终止;招商银行的首款QDII产品,运行3个多月来,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实际为亏损,回报率难及市场预期使得众多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然而新版产品会否令投资者眼前一亮?
有分析人士乐观预计:“新版QDII年化收益率肯定较之前要乐观,预计有望达到10%至15%的水平,甚至更高。”但同时,专家们也认识到由于股票收益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更大风险。而且,“单一客户起点销售金额不得低于30万元人民币”的“高门槛”规定,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商业银行QDII的投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亦限制了投资者的广泛参与。
“投资股票,风险加大,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在设计产品时,如何通过更好的资产运作,带来长期盈利。”银行相关人士对于新QDII产品的运作向记者谈及了大体思路和“着眼点”。
QDII产品:须全面了解后 再做投资
开展QDII产品业务涉及境外理财与投资,这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上的各种不测的风险。因此,要保证境外理财、投资的安全,投资者应对QDII产品本身的特征作以深入了解。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了解投资海外的相关专业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难,譬如海外投资产品种类繁多,往往选择起来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此外,QDII产品每年都收取占本金金额0.15%至0.20%的托管费以及占本金金额0.15%至0.40%的管理费,甚至有些产品还收取销售服务费。也就是说,其相关费用较为高昂。”基于上述分析,专家建议投资者在购买QDII产品之前,必要的了解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对于境外市场和经济走势更要多多关注。
此外,理财专家还特别提醒那些对于目标货币的汇率走势不甚了解的投资者还需谨慎选择为好。他解释说:“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由于设计和投资对象的关系,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境外市场期权和调期、融资等操作,不要轻易在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