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桌子角里吃席

(2024-05-21 17:16:02)
标签:

锈才的博客

分类: 随笔

桌子角里吃席

                                                         

天天吃食堂,我是非常鼓励的闽南同事办喜酒并能邀请本人的,不仅能“大吃大喝”,还可以“白吃白喝”。

闽南的酒宴上菜以海鲜为主,如香糯弹牙的鲍鱼,香甜细嫩的龙虾,还有起砂的蟹黄,像莲米开裂的扇贝…….

我来了十多年,这些海鲜基本上吃得习惯对算是很大的改善。我敢说初来乍到的内地人可能感到又腥又淡,饭就可能吃不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如,我从宜昌带了一个熏好的土腊蹄子来泉州,加了花椒、八角、辣椒炖好,香气氤氲,飘散在整个公司,我热请情大家分享,几个闽南的同事感觉那是猪的“干尸”,根本不动筷子。

八大菜系,各具千秋。我们湖北的酒席菜谱,记得至少五六盘是从肥猪上找原料,如猪肝、猪肚猪、排猪、五花肉,煎煮烹炸,风味独特,另外地方特色的鳝鱼、鳖、猴头菇等等,也这几年也会出一两盘海鲜,这得感谢经济发展和快递行业的突飞猛进。

而闽南习俗一般直接不收礼金,或者收到后,第二天全额退还,收到一个个祝福的象征即可,图的是热闹和喜庆。

对这种不花钱吃喜宴做法,作为外乡人,我赞赏不已,吃饱喝足,除了胃有点压力,经济上没一点压力,多多益善。

前两天参加一个同事的儿子婚姻,他吩咐:那个形式上的礼金也不组织收了,收到喜帖的直接去人,同样是好酒好肉好招待。

一个同事还带来自己一对儿女来来吃喜宴,一个七八岁,一个五六岁,一个人坐一个位子,高高兴兴,吵吵闹闹,一会这个说要吃蟹黄喝可乐,一会那个说要吃虾仁喝椰汁……..

没有人嘀咕,份子钱都不用出,怎么不识趣带来两个孩子来?还“霸”这两位座位,东家其实打了预算,安排有余量的,也习以为常了。

大家都抱着爱怜的态度对待这小兄妹,给婚礼带来快乐, 热闹的,还的感谢他们呢,

 

除了新娘,新郎光彩夺目,大家感觉他们两个小孩也是小焦点,客人有的还把自己的名上的一份鱼翅汤转赠给孩子。

喜宴上,有美食只是一方面,孩子们平时也不少这一口,看热闹的心理要占大头,对那个同事还可以认定为亲子互动。

不由感觉现在的孩子真幸福,而普遍的东家富裕了很多大方了很多,我不由想起小时候只有“子角”份的往事来。

新婚大喜事,东家基本是倾囊而出,比较丰盛的,大鱼大肉,煎炒煮炖,还能努力拿出十几个菜的。 

坐席一般是彬彬有礼,尊卑长幼有序,“请”字当头,吃相太差,失礼了会被人笑话很多年。    

如果一桌子没有一个外人,不是很正式,隆重的场合,又遇着几个馋猫,在桌子上攻城略地,原形毕露了。    

有人还编了坐席抢食的顺口溜:“稳瞅三五点, 心里不要慌, 忙时莫啃骨, 抽空喝点汤”。 就是因为普遍肚子里缺油水 ,就是讲效率想敏捷把菜桌上的好吃的多抢点。只是这些吃相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

小孩子也有被大人捎带着去吃喜宴的可能,蹭点好吃的机会很少,就像后宫的嫔妃一样有幸被翻动牌子才行。

一来每家的孩子本来较多,一般来赶席,只会带一个,多了会招人“嫌弃”,一来食材有限,二来桌子过于拥挤。有时一桌子有三四个站桌子落的,也显得浩浩荡荡。

一般是年纪偏小且是男孩子的概率要大些,更为宠溺、金贵一点吧。

肯定没位子给坐的,酒席名额有限,“十个坛子九个盖子”的日子,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地要为东家多考量。

十岁左右的孩子,如小舅子送姐姐出嫁,送帐子是主角,可以堂而皇之坐首席坐正位,其他小孩子很少排上位的。

让小孩子站在大人的背后,也就是桌子角落来吃,有点不等大雅之堂,其实是那时的宾主之间默契和体谅,满足一下小孩肚里的馋虫,东家也不感严重透支,说穿了还是物资短缺大家都比较贫穷的错。

东家满怀慈爱,分给小孩子一双碗筷,站在自己大人后面,等大人从席上夹点肉舀点汤来投喂,运气好的,还安排一条小板凳,低的自己坐着,高的可以放菜碗,显得文雅一些。

等长到了一桌子高,孩子自己就不好意思的去钻桌子角了。就像长大后,就知道人生有两饭不吃,“上了菜的席,下了桌的酒”也不会去蹭一样,事关面子和尊严,凡是要节制和适度。

大人是先给孩子加几筷子菜后自己才吃。

以桌面为分界线,上面的大人是第一世界,说笑风生,觥筹交错;桌子下面的小孩是第二世界,埋头苦干,风卷残云,小孩们位置虽然差强人意,油水是平时的好多倍。

我的斜对面的黑皮也端着小碗,“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等着大人投喂,不管席上风云突变,咸的变为甜的,干的变为稀的 ,来的用下碗照单全收。

他祖母眼疾手快,发力精准,经常给他孙子子夹到瘦肉圆子、滑鱼块等高档食材,孙子三把两火扒到肚子里,感觉像雨后春笋要噌噌长出好高。

黑皮嘟着小嘴,“我还要吃甜肉”,甜肉分量有限,早灰飞烟灭,桌子上十个大人,桌子下三四个小孩,“没得了,馋猫”,小脑门被他祖母用筷子敲击一下。

黑皮身材结果是横向发展,后来成功地成为一名乡厨,他当时就发现那些厨师最有出息,光尝尝菜的咸淡,就能吃个八分饱,这比他在小时候桌子边上“钓钓鱼”强多了!

     现在的孩子,感觉自己天天都是主角,你叫他像我们当初那养,不占席位,端着碗站在大人后面吃,可能要闹翻天,可能还会给你迸出一大堆“平等、公正”的道理来。

其实,是现在生活条件的确好了很多的才是根本原因。

现在的孩子们,动辄讲“饕餮大餐”、“黑暗料理”,请不要笑话曾经站“桌子角”的我们,我们这代人,是真切见证了这个社会如何一步步从贫穷走向了小康。

有人这样说,钱可以说解决这个世界90%的问题,我不予评价,但是大力发展经济,让老百姓天天都过上好日子,不指望我们的后代,靠当初被那样“捎带”才得以改善生活,则是一定有道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篓子
后一篇:被迫同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