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思绪从槐荫区上空飘过
(2023-02-18 16:20:16)
标签:
冯澜文化 |
分类: 随笔 |
思绪从槐荫区上空飘过
冯澜
手头的事儿忙完,已是腊月二十七了,我得抓紧赶回老家过年。直达的车辆票早被抢光了,在网上查了半天,确定从泉州到转机到济南,飞到宜昌小家先逗留,大年三十前要赶回孝感,好陪老人吃个年饭。
为人子,为人夫,一家三地,十天假内,每个地方我都要跑到。
好客的山东,是文化圣地;济南也称泉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可惜我时间紧迫,匆匆而过。
也怪自己有点孤陋寡闻了,到济南才知道还有一个槐荫区呢。
提到槐树,提起槐之荫,总有几分亲切和激动。这个槐荫区,因为当初岗上植树,抵御风沙,后人烟兴旺而成巷成庄;又如被誉为“根祖”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我祖上也是在明清时从南昌县还移民过来的;而我老家还有槐荫公园,槐荫大道呢。纪念一场传唱千年的爱情故事。
夜间航行,天上繁星点点,更有“天似穹庐 ,笼罩四野”感觉,俯视地面,一座座城市象发光的棋盘网格,灯火阑珊,是的,在高空我听不到任何地面的声音,我仍是仿佛触摸到一个个城市、千千万万的百姓的内心发出的、那种按捺不住的期待、喜悦、美好与幸福。
此刻,在八千米的槐荫区上空,在亿万老百姓即将合家团聚欢度佳节之际,越过窗舷,浮想联翩,回荡在浩瀚的星空。
从小到大,我不知看过多少次的楚剧《百日缘》和黄梅戏的《天仙配》,对七仙女和董永这两个人物形象是烂熟于心。
巧的是,董永是东汉初期人,传说离开山东滨州来到湖北,不知道董永,董永路没路过这个济南的槐荫村呢,他也许没想到,在遭遇父亲病故之后,在我老家另外一棵苍翠茂盛槐荫树下,有一场姻缘等他。真是因为他卖身葬父,孝感天地而得名。我暗地琢磨着,两个槐荫是否有渊源。
七仙女是天上的神仙,是公主,是“官二代”,心灵手巧,调皮可爱,为什么单单看上很“草根”的孝子董永呢?是因为缘分,还是眼界?
孝之大义,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在修身养性、融合家庭、报国敬业、凝聚社会和塑造文化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影响。
神话也不离谱,我觉得七仙女的形象也洋溢着一个理想主义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智慧和导向,而不是非“高富帅”不嫁。
正如我们每个人,一直也会遇着极大的困难和窘迫,这三年疫情大家过的很不容易一样。
董永山东大汉,高和帅是必须的,当时不富,一穷二白。
董永没有把老父的遗骸一扔了之,卖身为奴,买棺葬父,让老父入土为安,显示做儿子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不管什么样的挫折,总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忧伤和埋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有积极面对。
孝道,勤快,善良的小伙子,假以时日,董永还是会翻身奔小康的。
七仙女嫁给董永,不只是一种象征,一个号召。
小夫妻和和美美,勤扒苦做,是在一起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战略伙伴。
在并不怎么厚道的老财的家,长工董永犁田打粑,打谷磨麦;七仙女纺纱织布,洗衣浆裳,还是先认真地履行着劳动合同。
在农耕社会,男耕女织,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起养儿育女,这就是他们的梦想,要把日子过得比蜜还甜,并愿为之不懈努力。
七仙女是神仙,自然有些法力,她没有玉手一指,点石为金,小目标,一个亿,再一指,北上广二环以内的房子一套。就是清理那一堆乱丝,也是焚香祷告,请六位姐姐帮忙,依靠团队的力量才完成任务。
没有不劳而获,没有急功近利,就是天上的神仙,也知道幸福不是毛毛雨,能从天上掉下来,需要辛勤的劳动,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同时,还能享受奋斗的每一个环节与过程。
“天空为羽, 大地为翼”,我联想不少了,不一会要下机转车了。
“去年新居故人家
三年不易,最后我也还 “杨过”、杨康”了。先在家安安心心热热闹闹过个年,节后继续打拼,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向下生根,向上开花,勿忘初心,不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