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龙实在是个迷人的动物……而它们之所以这么吸引你,恐龙电影可谓是功不可没,其中BBC(英国广播公司)的《与龙同行》,《侏罗纪公园》等等电影更是令人倾倒不已。在拍这些电影中,BBC还是尽量尊重科学的,聘请了恐龙专家当顾问,还采用了一些最新的研究理论,在电脑中塑造出恐龙的模型,努力模拟出最接近实体质感的恐龙动作。而影片中的恐龙基本上做到了历史上“确有其龙”。并且,凡是能够控制的地方,顾问们也非常认真,比如,《侏罗纪公园》里有场戏拍到暴龙,霍纳就说了,人家暴龙走路都是脚后跟着地的,哪有脚趾头着地的?接着还拿出了一大堆解剖学理由。导演立刻要求停机,让道具师修改模型,直到合乎要求为止,不信的话,你再研究一下电影中的暴龙的走路姿势。
还有一场戏,描写了一群伶盗龙把两个小孩堵在食品冷藏室里。本来伶盗龙的模型像小说中描写的一样,嘴里吞吐着分叉的舌头,嘶嘶地喘气,可霍纳不干了,指出伶盗龙是热血动物,可不是冷血动物。剧组人员灵机一动,设计出一个极经典的镜头:一只伶盗龙探头从冷藏室的圆形舷窗窥视,还在冰凉的窗玻璃上呼出一片雾蒙蒙的哈气,热血动物的感觉一下子全出来了。
然而,在这些电影中,恐龙的表现都是正确的吗?答案是不尽然~
比如,《与龙同行》中,一些恐龙的日常生活很可能就闹了笑话。但是要说恐龙平常是怎么生活的,还真没有人知道,因为专家考证的最重要的依据化石毕竟不是录像机。于是,BBC便大量参考了现代爬行类与哺乳类动物的习性,制造出了一些故事,比如,暴龙常单独居住,求偶时,雄龙还会专门猎取一只动物作为礼物送给雌龙,当然,这些很引起了一些较真的古生物学家的非议。
更加夸张与离奇的是《侏罗纪公园》。与《与龙同行》不同,这仅仅是一部以娱乐为主的电影,所以,它不但带有一些幻想成分,还有一定程度的夸张。由于剧情需要,影片中还把不同时代的恐龙放在一起,以致侏罗纪公园里发生了一些搞笑刑事案,比如生活在白垩纪的暴龙就穿越到了侏罗纪攻击梁龙(梁龙生活在侏罗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