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该文章发表于《少年科普世界》2007年1期
找个机会去郊野,去僻静的小路上走一走,累了就坐下来歇一歇,呀,谁爬到了你的脚上?蚂蚁!你确定吗?
Hi!你是蚂蚁吗?
这真是种奇怪的“蚂蚁”,它常常从一片草叶上跳到另一片草叶上,遇到“同伴”便主动冲向前打招呼,可就在它“触角”碰到对方的一瞬间,忽然抱住了对方!而对方像触了电似的抽搐起来……你想抓住它看个究竟,它却从尾部拉出一条丝线,“嗖”地一声跑走了……嗯?蚂蚁什么时候有了这种本事?再仔细瞅瞅,哈哈,它的4对足暴露了身份。原来是只蚁蛛!它啊,就靠着这副长相吃饭呢。
白蚁是蚂蚁?
总有人把白蚁当成蚂蚁,大错特错!它们外形就不一样,白蚁的身体是半透明、柔软的,而蚂蚁全身披着“铠甲”。体态上,白蚁的胸部和腹部连在一起;而蚂蚁是分开的。还有,白蚁的触角是直的,成串珠状,像“糖葫芦”;而蚂蚁的触角就像鞭子一样,中间有折叠,随时可以收起来。蚂蚁收起触角时,多半表示“我有些害怕”。
认识真蚂蚁
这下我们就要认认真正的蚂蚁了。蚂蚁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现在,地球上至少生存着一万万亿只蚂蚁,它们分布的面积和我们人类旗鼓相当。我们平时看到最多的,在路上、泥地上到处乱爬的小东西就是它们。当然,我们看到的多是成年的蚂蚁,它们的形态千变万化。
成年蚂蚁长不大
成年的蚂蚁是不能长大的,它们是昆虫,内脏都被结实的外骨骼包裹、保护着(“外骨骼”是指昆虫表面那层坚硬的壳)。外骨骼限制了它们的成长,这辈子,它们只能这样子了。
当然,蚂蚁并不是生下来就这么大的。它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完整发育过程。它们只在卵、幼虫的阶段,有柔软的体表,也只有在这些阶段才能成长。
不长大不出窝
夏天,如果你喜欢翻动路边石块,很可能就找到蚁巢了。
你会发现,一群小东西疯狂地衔起一粒粒“小米粒”躲到巢穴深处去,事实上,那些是蚂蚁的幼虫和蛹(有的蚂蚁的蛹也结茧)。
在蚁巢外,你根本就找不到蚁卵、幼虫和蛹的。在这种状态下,这些家伙只吃不动,疯狂成长,到了蛹期后就渐渐变成我们平时在外面看到的蚂蚁形状,并且长出了坚硬的外骨骼来保护自己,使得自己在觅食、干活的时候,不容易受伤。
结多刺蚁一向黝黑发亮,它们身上没有显眼的长刺。
认识了这么多蚂蚁,想不想采集、饲养和观察它们啊?那就go——
一 越热干劲越大
蚂蚁是种季节性比较强的生物,一般冬天不出来活动,有些寒冷的地区,连春天都很难寻觅到它们的踪影。它们最喜欢夏天,所以,采集时,尽量选择在炎热的夏天,越热越好。当然也不能太热了,小心中暑!
凡是我们能想到的地方,蚂蚁就有本事把它变成乐园,如乱石堆、石板、水泥、木块、花盆下,甚至电脑和空调的机箱里……不过,大部分只在植物上和泥土里居住。它们喜欢在人们不容易干扰到的地方生活。通常,蚂蚁窝周边有很多筑巢翻出的新土,只要天气晴朗,总有蚂蚁忙忙碌碌,据说,全球蚂蚁松动的土壤总和超过了蚯蚓。
二 七种武器选着带
要采集蚂蚁了,提醒你,不要用手直接抓蚂蚁,最好还是带上以下“武器”:
1、铲子。用来挖掘。
2、棍子。棍子要坚固,很多蚁巢在石头下面,挖不到的时候可以棍子撬。
3、剪刀。杂草丛生的地方很容易找到蚁巢,但很难下手,怎么办?拿剪刀剪掉那些杂草。
4、手套。蚂蚁着急了也咬人的,更何况你破坏了人家的家园呢?而且很多草是带钩的,手很容易被割伤,有双手套更安全。
5、花露水或风油精。可以防止被叮咬。
6、毛笔。哇!挖到了蚁后,怎么办?你总不希望伤害到它吧,用毛笔轻轻刷到瓶子里吧。
7、瓶子或任何可以装蚂蚁的容器,注意密封,最好把蚁后放到单独的瓶子里。蚂蚁受到惊吓时,会释放大量的蚁酸,这在密封的容器里是很致命的,它们很可能熏死自己。注意:等蚂蚁平静下来后,别忘了打开盖子通通风。
三 “抓蚁”大法
方法一:直接捕捉法。准备一只塑料袋,里面放进一些碎草。使用小棒或草棍轻轻地靠近蚂蚁,通常立刻就会有几只爬上小棒,这时只要把蚂蚁抖到塑料袋里就可以了。也可以用一个硬塑料片把蚂蚁铲到塑料袋里。
方法二:食物引诱法。用三五滴蔗糖水或面包渣之类的食物放在小盘子上,小盘子再放在一个大塑料袋子里。把塑料袋子放在蚂蚁窝附近,下面你就耐心地等待蚂蚁来享用“大餐”。
注意:在野外采集蚂蚁时,请在家长或科学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也许会有蚂蚁死去,要及时清理干净,以免尸体腐烂,导致其他蚂蚁生病。
采集到了蚂蚁,可你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身份吗?
由公主到蚁后
曾经的它是蚂蚁公主。到了春末夏初,就和雄蚁离开巢穴,飞到空中举行“婚礼”。等“婚礼”结束后,它落到地上,翅膀也脱落了,公主变成了蚁后,开始了建立一个大家族前的艰辛岁月。
在成功建立家族之前,大部分蚁后都会经历一段非同一般的考验,食物来源很困难,刚孵化出来的幼虫自己还不会觅食……蚁后既要保证自己饿不死,还要喂养宝宝,只好消耗自己以前用来飞行的肌肉,用转化来的营养喂养孩子。
不能不说,这时候的蚁后还是很勤快的,它几乎干所有的工作,包括觅食、产卵、照顾幼虫、抵御敌人等。很快,等第一批工蚁孵化出来后,它就不干活了,成了一架产卵的机器。当然,开始的过程十分危险,任何错误和意外都将导致蚁后丧生,未来家族随之灰飞烟灭。
就这样,在第一批工蚁能“干活”前,蚁后几乎都要在生死之间徘徊。但只要过了这个坎,一切就顺利了。
家族壮大了,蚁后就不用干活了,住在宽敞又干净的巢穴中间,还有很多工蚁守护在周围。想找蚁后,奔那去吧!
悲壮的雄蚁
说起来,雄蚁真够悲壮的,它们的数量十分有限,且只在繁殖季节出现,任务就是与蚁后交配。
郁闷的是,大部分雄蚁得不到蚁后的欣赏,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或成为别人的口粮,而获得交配资格的雄蚁,也会在完成交配后不久死去。
工蚁也有等级
我们平时看到的蚂蚁多是成年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蚂蚁。
它们在巢穴里掌握大权,保护蚁后,同时又适当地控制蚁后,尤其在多蚁后巢穴里,甚至会杀死一些蚁后来调整自己的群体。同时,它们也是战士、农民、猎人、护士,甚至是仓库(有些蚂蚁一直待在巢穴里,把液态食物装在自己的嗉囔里,在需要的时候再反哺出来,互相喂食。平时,它们的嗉囔里装满了食物,半透明的腹部,鼓鼓的。如果食物有颜色,就能在腹部上表现出来,如果装满了牛奶,腹部就是白色的)。
最有意思的是,在工蚁中也有等级之分。一部分工蚁自己并不主动进食,而是由个头稍大一点的同伴,将食物吃下后喂到它的嘴里。原来,蚁后最先产下的一批工蚁,个头一般偏小,随着蚁巢越建越大,蚁后获得的营养越来越多,产下的后代个头渐渐变大,同时,在这个家庭中,先产下的工蚁也走上中层管理者的岗位。
呵呵,这个安排似乎很合理,个头小的承担管理工作,个头大的承担体力活儿,整个家庭的效率就提高了。
只打架不打洞
还有一种兵蚁,是从工蚁里分化而来的,个头比工蚁大很多,上颚也比其他成员发达,像刀片一样,可以粉碎坚硬食物。但别以为它们挖洞快,其实,只有个头略小,在8—10毫米的工蚁才能干活儿。兵蚁最主要的工作是保卫蚁巢。
你可能以为蚂蚁打的洞和它的脑袋一般大小,这只是洞口迷惑了你。蚂蚁窝其实挺宽敞,打通的隧道横断面直径与它的身体长度相当,保证蚂蚁能在隧道中自由地转身。
一般来说,我们在野外比较容易捕获的是工蚁和兵蚁。注意,采集蚂蚁时,要是你想抓大个的,带回家的很可能是不会打洞的兵蚁哦。
(特别鸣谢/ 蚁网http://ant.sciencer.ne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