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奋斗情感得到杨晓芸向南米莱 |
分类: 虎思乱想 |
最爱杨晓芸,生活其实就是《奋斗》
最初是从中间几集开始看的,发觉好看之后找来全集又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开始时我以为我最喜欢的角色会是米莱,但完整看过一遍之后才发现我最喜欢的角色其实是杨晓芸。
《奋斗》这部戏好看的理由有很多,对于主题思想的理解也因人而异,有人说从几位主人公身上鲜有看到奋斗的事迹,但我的理解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是在奋斗,可以是为了梦想和事业,也可以是为了家庭和情感,每个人都在生活道路上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感受挫败,在挫败中一边奋斗一边成长。
其实不必太多在意所谓80后或80前的差异,每个年代的人的行为方式都会体现年代独有的一些特征,但行为特征的差异只是表面的东西,生活的本质并没有太多的不同,无论是哪个年代的年轻人都会遭遇到梦想与现实的落差,情感沟通的障碍,在相互的碰撞和磨合当中增进了解,在不断跌倒爬起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世界解读人生。
虽然这部戏当中有不少为事业而奋斗的戏份,如陆涛在房地产界的沉浮,华子和猪头创业过程中的波折,但这部分内容讲的比较浅,剧情的重心很明显还是放在了几对年轻人的情感问题上,尤其以向南杨晓芸两口子和陆涛夏琳米莱三者的情感纠结为主线,中间穿插华子猪头露露的情感故事来展开。爱情,永远是最有群众基础的话题。
这部戏最大的成功就是编剧和导演创造出向南杨晓芸这对如此可爱的近乎完美的人物角色,尽管结尾部分出现的瑶瑶让这种完美打了点折扣,但很多观众还是从这对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曾经梦想和向往的无以复加的完美爱情生活,如网友所言他俩就是天生的一对,连吵架都让人羡慕,那才是真实的仿佛可以触摸的到得生活。试想如果没有向南杨晓芸而只是陆涛夏琳米莱的故事作为主体的话,这部戏恐怕要减掉一半的魅力。
有很多人不认可杨晓芸这个角色,指责这个角色的种种缺点,但我想说指责杨晓芸的人其实是不了解女孩心思的人,或者说是不懂女人的男人。在现实当中大多数女人就是喜欢采用这样的方式,外冷内热口是心非,在喜欢的人面前刁蛮任性颐指气使甚至虚荣攀比,但其实这只是表面而内心则是希望看到你在意她维护她宠着她给她生活的信心。
当然,在没有和向南商量的情况下就做掉孩子是这个角色争议的地方。至于故意夸大小红杏出墙的事实,则体现了女人会因对男人的不了解玩的过火而犯错以及年轻的向南的不解风情。除此之外,就杨晓芸这个角色来说如果根据前面的剧情细推究起来不仅没什么大的缺点,还有不少可贵的品质。另外,编剧对杨晓芸角色的误导是有一定责任的,在向南决定和瑶瑶好之后送杨晓芸回家讲了玩具的故事的那些话,细究起来更像是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这些罪名前面的情节里并没有体现出来。
这部戏结尾的时候,在机场春晓出现,向南说“华子别叫她,让我从远处看看这位美女”,晓芸说“找我扎瞎你的眼睛呢吧”,听到这样的对话才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而像陆涛夏琳挂在嘴边的什么“我就是要你”啥的以及向南瑶瑶比什么谁对谁更好,显然那不是。
最后关于米莱说几句,我喜欢那个开朗的为爱勇敢付出的米莱,我不喜欢那个在夏琳回国之后变得脆弱如怨妇一般哭诉的米莱,她只是没弄明白一个道理,或者很多人也都没弄明白,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一件东西多么好你多么需要你为此付出多么大的努力,也不能做为那件东西属于你的理由,你一直都要做好得不到的心理准备,因为命运向来都是这样残酷。
2007-10-2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