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夺冠带给医院迎接“三甲”复评的启示
(2016-09-30 08:30:53)中国女排夺冠带给医院迎接“三甲”复评的启示
作者:肖晓玲
在上个月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不负众望,力克群雄,重新问鼎巅峰,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成为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最大惊喜。
虽然女排夺冠的硝烟已散去一月,但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依然记忆犹新。
回顾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可谓历尽艰险,惊心动魄,荡气回肠。3场淘汰赛,场场如过“鬼门关”。四分之一决赛中面对风头正劲、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巴西队;半决赛对阵的荷兰队,是首战以2∶3惜败过的强手;决赛时的塞尔维亚队,更是小组赛时0∶3惨遭对手横扫的劲敌。个个都是“硬骨头”,场场都是“生死战”。面对这些躲不过、绕不开的困难,女排姑娘们怀着“一口一口地咬”的坚定信念,一分一分耐心追,一球一球狠狠打,终于绝地反击,战胜了所有的困难,实现了完美逆袭。经过漫长蛰伏的中国女排终于破茧而出,化身为蝶。
中国女排赢了!带给了国人满满的震撼和感动,人们的眼泪在飞,人们心潮澎湃,激情难抑! 这不仅仅是一块金牌给人们带来的喜悦,而是人们眷恋已久的“女排”又回来了!
中国女排的胜利赢在团队、赢在斗志、赢在顽强,赢在骨气,也赢在心理;赢在压力面前坚忍不拔,赢在困难面前昂首挺胸,赢在关键时刻奋力一击,赢在团队协作奋进,赢在探索中创新,在困境中逆袭。这种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予了全国人们最强的正能量,成为一股凝聚时代精神的向上力量!
顽强拼搏,永不放弃——这是一代代中国女排的名字,也是中华民族傲然于世的优秀品格。
成功应接受鲜花与掌声,但成功更应经得起沉默与汗水。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成功的每一瞬间,都是靠无数的汗水凝聚而成。冰心曾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那欢呼掌声的背后,你可知道经历了多少默默无闻?
赛后,人们纷纷为主帅郎平的执教艺术和女排姑娘们的顽强拼搏点赞。回顾艰难的夺冠历程,郎平感慨道:“其实所有困难都是比赛的一部分,大家要忍得住、耐得住”。
没人知道女排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郎平率队卧薪尝胆、苦练“内功”,每天苦练七、八个小时,早出晚归……如此日复一日,用12年的努力,战胜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站起来,最终重返世界强队行列。经过12年漫长的蛰伏,中国女排终于破茧而出,化身为蝶。
女排精神的意义不仅在于共沐夺冠荣光,更是对人们在各自事业上奋发图强的激励和鞭策。无论是体育竞技还是事业竞争,无论是个人奋斗还是民族崛起,我们不能丢失这种精神,我们需要传承这种精神。
“女排精神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就是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郎平在夺冠的发布会上对记者如是说。
赛场上,我们看到了发女排队员们一个个默契的配合,为了比赛的胜利,不放弃任何一次可以得分的机会,她们说,所有的十二名队员没有一个人不积极投入到比赛中去,没有一个人会因为比赛过程中的失误而否定自己,没有一个人在比赛落后时会泄气,而这正是我们说了无数遍的女排精神——精诚团结,永不放弃,顽强拼搏!
市中心医院迎接“三甲”复评工作已全面铺开,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 是一场志在必得的大决战,更是一场戮力同心的大会战,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这与“中国女排”的征战之路不谋而合。在举国上下为中国女排点赞,为中国女排鼓舞的同时,作为一个中心医院人我更由衷地感觉到我们医院目前正在进行的“三甲”复评更需要我们发扬女排精神,需要集聚全院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
当然,精神固然很重要,但是,精神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方法、专业的训练、战术的安排,团队的合作、职业的操守,离开了这些,空谈精神、意志,无法获得成功。这对于我们医院“三甲”复评的组织部署、指挥协调、技能培训、质量改进等都不无启迪意义。医院要打赢“三甲”复评战,除了要有女排那样团结拼搏的精神,还得在自身管理、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服务品质等方面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像竞技运动要靠专业水平,用实力说话一样。毕竟,“三甲” 是医院功能、任务、规模和管理水平、质量水平、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是医院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最终要靠实力、靠质量、靠管理取胜。打得赢才是硬道理
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女排精神”,说到底,是一种职业精神与专业精神,是对运动规律和人才成才规律的尊重,对人的潜能的科学、专业开发,是对竞技训练的科学指导,是对战术的合理安排,归根结底是综合实力与意志的综合体现。
天道酬勤,荣誉必定会属于不放弃、不将就、敢拼搏的勇士,铭记这一点,用拼搏战胜困难,用实力战胜质疑,用汗水凝结勋章,用团结幻化翅膀,用胜利赢得尊重。“三甲”复评征战路上,女排精神永远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