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之乐在途中(33)——武大珞珈山(八)

标签:
武汉大学狮子山早期建筑老图书馆中西合璧 |
分类: 魅力武汉 |
狮子山颠的老图书馆是武大最高的建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武汉大学的标志和精神的象征,左右两翼的文学院和法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左武右”的体现。
老图书馆坐北朝南,占地 131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建筑学家开尔斯设计,上海六合营造公司中标承建;1933年10月开工,1935年9月竣工,总建面 5346。
老图书馆平面呈“工”字形,由一座主楼和前后两翼的四座附楼联结而成,整体外观为中国传统殿堂式风格。老图建筑飞檐画角,龙凤卷云,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威武和庄严,是中国近代高校建筑佳作与典范,2001 年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老图中部是塔楼,有着传统的八角歇山顶风格,飞檐画角中配还有环形的露天走廊。眼中的这座中式建筑搭配了西式的落地窗、回廊、石拱门,多元文化的建筑风格融合得完美极致。
老建筑东西交融的文化氛围足以令每一位观赏者为之倾倒:主楼正面采用厚重的台基立柱托起中式歇山顶,四对方立柱形成高大宽阔的门廊。进入三开间单洞门,层高9.6米的大厅宏伟敞亮,这里能满足二百多人同时阅览的需要,还兼有学术报告厅之功用。黑褐色阅览桌椅都是当年一直沿用至今的,古朴而美观。
据说老图现为武大图书馆的古籍馆,以收藏历史文献为主。建筑后部两翼各7层作为书库,书库使用面积约1186平方米;藏书容量最初为15-20万册,经扩建后达到40万册,这在民国时期的大学图书馆中是屈指可数的。